近日,安徽亚格盛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员工许安全(化名)在日常巡检过程中发现车间反应釜机械密封油液位较前一日有所下降,随后立即上报公司领导。最后经技术人员确认,油位下降是因为机械密封存在内漏情况,如果不能及时处置,轻则导致密封油进入釜内,影响产品质量;重则釜内易燃蒸汽泄漏,可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事后,许安全领取到现金奖励500元,并获得公司嘉奖。原来这是安徽亚格盛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开展的“隐患排查治理即时奖励”活动,通过鼓励一线员工积极参与安全风险识别和隐患排查,进而提升员工安全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
今年以来,芜湖市应急管理局在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企业率先推进安全生产“吹哨人”制度,鼓励企业职工主动排查隐患并给予奖励,提高职工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在企业中营造“人人都是安全员、个个都是监督者”的良好氛围。
近一段时间内,安徽省芜湖市各高危行业企业结合安全生产月等活动,相继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安全文化活动,在企业职工中掀起了一股“查隐患、赢奖励”的热潮。
安徽亚格盛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开展了“隐患排查治理即时奖励”活动,收到“吹哨人”上报隐患86条,兑现奖励资金5300元。安徽华谊化工有限公司开展了“低头捡黄金,全员找隐患”活动,收到“吹哨人”上报隐患248条,兑现奖励资金28150元。无为华塑矿业有限公司开展了“安全隐患我来查”活动,收到“吹哨人”上报隐患251条,兑现奖励资金75480元。
有一条著名的安全理论叫海因里希法则,即在1起严重事故背后必然有29起轻微事故,以及300起未遂事故及大量的安全隐患。根据海因里希法则,可以推算出上面提到的3家企业,“吹哨人”共上报隐患585条,将避免大量事故伤害,极大提高了企业自身的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和水平。
据统计,今年1月至10月,芜湖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同比分别下降24.4%、31.3%。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金属冶炼等高危行业企业实现“零事故、零死亡”。
今年,芜湖市还在全省率先推进实行安全生产“内部举报人”制度,市应急管理部门与财政部门联合印发《芜湖市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生产举报处理细则》,鼓励企业职工对其所在单位的重大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进行举报,借助企业职工举报信息的详实准确、专业性强等优势,有效解决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监管执法不精准和事故隐患难发现等难题。该市将安全生产举报奖励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对举报有功人员进行重奖激励,针对生产经营单位重大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举报,经核查属实的,按照行政处罚金额的15%计算,给予举报人最低3000元、最高30万元的奖励。同时加强举报人保护举措,强化事前预防和事后救助,避免内部举报人受到打击报复。在处理举报过程中,明确保密纪律,妥善保管和使用举报材料,严格保障举报人合法权益。
安全生产“吹哨人”制度是芜湖市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的重要举措,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安全形势下,着力加快推动“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充分调动企业一线职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堵塞安全漏洞,把安全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有利于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