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来源:
北京消防

北京市文物古建筑消防救援综合实战演练在故宫举行

2022-09-20 08:58:39 来源: 北京消防

    故宫作为举世瞩目的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宫殿建筑群;现有文物藏品186万余件,历史、文化、艺术价值不可估量;故宫日均接待观众3万余人,院内除对外展室外,还有办公区、宿舍、餐厅等功能库室,加之日常修缮用火用电,不可避免地带来各种风险隐患。

  19日上午,北京消防在故宫博物院举行北京市文物古建筑消防救援综合实战演练。

  文物古建筑有着耐火等级低、火灾荷载大、防火间距小、珍贵文物多、火势蔓延快、起火易坍塌等多重特点,同时由于道路条件有限,大型、重型消防车辆难以抵近火场开展作业,扑救难度极大、安全风险极高。

  此次演练模拟古建筑发生“火情”并有蔓延趋势,各种应急救援力量迅速到场展开处置。涉及消防、公安、武警、交通、急救等部门共13个单位、14部消防车、200余名参战力量。

  演练重点围绕火灾预警、预案启动、人员疏散、初战控火、物资转运、现场指挥、内攻搜救等环节,灵活运用了“热敏成像仪+穿刺水枪”闷顶灭火、“高压消火栓+移动炮”堵截控火、“灭火机器人+云梯车”上下合击、“远程供水系统+水带铺设车”联合供水等灭火技战术,全面检验北京消防文物古建专业队伍建设成果。

  此次演练,结合古建筑体量大、建筑高、扑救难度大的特点,首次将远程供水系统、消防灭火机器人及“小、快、灵”装备投入到灭火救援实战中;首次尝试从大殿闷顶内部进行控火、灭火,防止火势蔓延。

  通过故宫博物院自防自救、故宫特勤站初战控火以及多部门快速响应、联合作战等演练过程,充分展示了首都消防“一短三快”快速响应、强攻近战、敢打必胜的优良作风,检验了灭火救援应急处置预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夯实了“一点调度、多点出动、一体指挥、联合作战”的建设成果,为维护首都地区安全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保驾护航。

  作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木质结构宫殿群,故宫对防火的要求极高,那么,在科技还没有如此发达的古代,故宫是如何做好防灾工作,在历经这么长时间的风风雨雨后,依然屹立至今的呢?

  清朝起,统治者开始逐渐加强故宫的防火防灾工作,俗话说“冬凿冰、夏注水、春除草、秋清叶”,说的就是当时故宫主要的防火方式。此外,清朝时期,故宫内还配置了云梯、火钩、激桶、木制抬龙等多种防火工具。雍正皇帝在位之时,还在故宫内设置了多重防火墙。

责任编辑: 牛青
关键词:
新闻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我网立场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新闻
04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685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