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南方多地出现不同程度旱情。面对“烤”验,多地应急人出实招、求实效,战高温、斗酷暑,深入一线除隐患,为民解忧办实事,全力做好应急拉水送水保障等工作,最大限度减轻干旱影响和损失。
8月以来,贵州省黔东南州持续出现高温少雨天气,黔东南州各县(市、区)组建370余支抗旱服务队,主动上门为农作物“解渴”,全力以赴抗旱保秋粮。图为该州雷山县西江专职消防队组织队员为群众灌溉农田。李军 苏军 摄
近日,四川省万源市应急管理局协调洒水车、消防车等车辆为受灾群众送去生活用水。 何邦瑗 摄
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出动干部群众7万多人次开展抗旱保收工作。 湘应宣 摄
湖南省沅江市消防救援大队出动排涝车驰援目平湖北村,分别在西洞庭湖与水渠、水渠与农田之间架设消防水泵,帮助农民灌溉农田。陈灿 摄
湖南应急人
调用设备抽水为农田“解渴”
“要不是他们,我今年承包的这几十亩晚稻就绝收了。看到上水的那一刻,我很激动,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日前,湖南省常宁市大堡乡复兴村种田大户李满成指着自家田里不断上升的水位兴奋地说道。
7月以来,湖南晴热高温天气持续,旱情迅猛发展。截至目前,全省共有93个县(市、区)出现中度以上气象干旱,5个县(市)出现特大气象干旱,衡阳、娄底等市部分地区出现重度水文干旱。对此,湖南各地各部门不惧高温,深入一线,助农田“解渴”、为群众解忧,压实防抗责任,全力以赴做好抗旱减灾工作。
“报告市防办,我市大堡乡复兴村300亩晚稻田受旱程度极为严重,农田已完全干涸、开裂,急需水源灌溉。”8月20日晚,衡阳市防办接到常宁市防办求助后,立即派出18名救援人员前往大堡乡抗旱救灾最前沿。
大堡乡是纯农业乡镇,以种植水稻和烤烟为主,共有耕地灌溉面积18500亩,此次受灾面积达6000亩,农作物减产面积极大并严重影响下一季的烤烟种植。
接到命令后,衡阳市应急综合救援大队队员们连夜赶到复兴村,天没亮就忙着寻找合适的抽水点、接电路、铺水管。8月21日11时许,农田成功浇上了水。衡阳市应急综合救援大队副大队长段宜宏说:“只要群众有需要,我们愿意连续作战,尽最大努力灌溉更多农田。”
这场“及时雨”,为干涸的田地“解了渴”,也解了当地群众的燃眉之急。这样的防旱抗旱故事,还有很多。
“平稳度过需要大量灌溉的抽穗时期,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这是益阳市桃江县九螺坊村村民的心声。8月18日,湖南省防指紧急调用“迪沃科技”大流量供排水抢险车,前往益阳市部分地区进行抗旱供水保障工作,三根直径约200毫米的水管连接着河道下游和遍布山头的水渠,三台400立方米的大流量兼高扬程便携式潜水泵提供充足动力,河水源源不断地从管道里涌出,注入原本干涸的水渠,再汩汩流向九螺坊村约1500亩农田。
常德市津市市襄阳街街道应急管理办及农林站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察看了解水源存量、农作物长势,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协调灌溉用水。目前,共临时架泵7台套,清理抗旱沟渠2.5公里,有效缓解旱情。
接下来,湖南各地将继续密切会商研判、科学合理蓄水、精准精细保灌、及时出动救援力量、全力救灾保民,坚决打好打赢这场防旱抗旱攻坚战。
重庆应急工作组
积极协调 齐力抗旱供饮水保生产
“水来啦,大家排好队,不要挤。”当运水车到达重庆市彭水县汉葭街道北斗村时,已有不少村民在等待。大家满脸欣喜,纷纷拿出盛水工具排队等候接水。受此轮干旱天气影响,彭水县39个乡镇遭遇干旱灾害,居民面临饮水困难。8月15日,重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将干旱灾害黄色预警和抗旱Ⅳ级应急响应升级为干旱灾害橙色预警和抗旱Ⅲ级应急响应。
重庆市应急管理局派出12个旱情应对工作组,到潼南区、万州区、彭水县等区县开展指导旱情核查、抗旱应急供水和抗旱应急项目建设等工作。同时,该局调度安能救援队11名指挥员参加抗旱指导工作,出动各市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对接相关区县应急管理局,在确保值班备勤情况下,每日抽调精干力量参与抗旱送水等相关工作。截至目前,已出动救援力量9.8万人次,救援装备、车辆27万台次,调拨大型抗旱储水设备180套,划拨抗旱资金1000万元。
“我们永益村四社海拔高,容易缺水,这次应急救援队给我们送的水,可以解决我们3到5天的用水问题。”重庆市巴南区一品街道永益村四社社长蒋明华说。
据了解,为减少灾情损失,重庆市各区县主动应对,积极协调人员及设备到受灾地区开展救灾。彭水县政府派出队伍到灾区组织救援、核查灾情,该县应急局组织40余名干部职工组建5支抗旱小分队,为受灾严重的农户送去生活急需用水。
为实时掌握全区蓄水情况,綦江区加大对136座水库巡查力度,逐村安排供水设施巡查员,实行街镇蓄水日报制度。同时,该区投入抗旱资金420万元,充实储备水泵、管道等应急抗旱设备,出动27支抗旱工作队伍,寻找新水源22处,延伸管网34.75公里,全力保障受干旱影响的街镇人畜饮水安全和农业生产。
忠县拔山镇八德村六组和七组位于一个山包上,两面临崖,难以找到地下水,近200人用水困难。忠县相关部门单位立即组织人员对该地进行勘查,决定从1000多米外的主管道接一根直径50毫米的水管引水。该县筹集资金200余万元,购回水管、水泵等供水设备等进行施工,从根本上解决该地30余户200多人用水难问题。目前,该县已解决农村50处饮用水问题,安装新水管14000多米,水管改道8000米,出动应急人员300多人次,保障全县60多万村民的生产生活用水。
四川泸州市应急管理局
党员志愿队 进村送水
“不愁了,不愁了,水够喝了!”8月18日,四川省泸州市应急人化身“送水工”,来到古蔺县马蹄镇为当地村民送水。看着一桶桶清水陆续送来,马蹄镇村民激动不已。
马蹄镇位于古蔺县南部边缘,近期,受持续高温影响,该镇已连续月余未下雨,多处水源干涸,群众生活用水告急。泸州市应急管理局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成立党员志愿队,前往马蹄镇送水,解决群众缺水难题。
在马蹄镇纳盘村聚居点,一辆装满饮用水的消防车缓慢停靠。村民们闻讯赶来,提着各类水桶有序等候。场坝上,烈日当头,党员志愿队队员忙碌不停,有的迅速接好水枪放水,有的主动为老人送水,双手提、一肩挑、双肩背,队员们采用多种方式,将一桶桶清水送到群众家里。
“太好了,这次送的水够喝10来天了。”由于连续高温,村民嬴盛怀家中的水缸早已见底,看到屋里刚接满的几桶水,嬴盛怀十分欣慰。
村民吴文坤家住马蹄镇马岭村3组,远离聚居点,交通十分不便,离家最近的一处水源也远在山脚,并且已经干涸。得知情况后,党员志愿队队员立即驱车沿着盘山山路前往送水。
“这几大缸水装满,足够我们一家三口用上10天了。”望着清澈的饮用水,吴文坤面露笑意。
截至8月19日,泸州市应急管理系统共派出车辆510辆次、1380余人次,为80余个村(居)群众送水7800余吨。
湖北英山县防指
协调上下游 乡镇用水互助
“水来咯,我们村1000亩水稻有救喽。”8月17日上午,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孔家坊乡余家冲村石头河水库开闸放水,甘泉“哗啦啦”地流到红山镇黄泥岗村大畈田时,黄泥岗村党支部书记张志勇由衷地感慨。
孔家坊乡余家冲村位于红山镇的上游,余家冲村石头河水库是余家冲村和红山镇6个村的灌溉水源。由于属两个乡镇管辖,干旱时期,两个乡镇的群众曾经为了灌溉水源而大动干戈。
今年以来,结合湖北省“下基层察民情暖民心解民忧”实践活动,英山县防指协调孔家坊乡、红山镇持续开展防汛抗旱隐患摸底,就群众需求进行走访调查。
近期,红山镇黄泥岗等6个村旱情严重,田地里的农作物“奄奄一息”。了解该情况后,县防指积极协调孔家坊乡、红山镇相关负责人员上门征求意见,劝说群众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精神,邻里相助,主动放水。
17日上午,孔家坊乡余家冲村石头河水库开闸放水,全力支援红山镇抗旱救灾保秋收,共灌溉黄泥岗等6个村3600亩中稻、2000亩茶叶,有效解决了红山镇抗旱水源之急。
江西兴国县应急管理局驻村工作队
组织人员架水泵及时灌溉
7月以来,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持续高温少雨,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超六成,为有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低。受持续高温炙烤,当地土壤失墒加快,晚稻、蔬菜等农作物和一些经济作物生长受到严重影响。
赵焱平是兴国县隆坪乡咸潭村村民,在当地承包了约150亩水稻田,其中一部分耕地因距离水源较远,土壤墒情急剧下降,农田因高温天气干涸开裂,农作物急需“抢救”。
了解到该情况后,兴国县应急管理局驻村工作队人员第一时间来到咸潭村,实地查看农作物受灾、成灾情况,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交流灾情。
8月16日,驻村工作队组织县森林消防大队队员利用高压水泵、抽水机等装备为农田进行灌溉。在部分旱情较为严重的地方,森林消防大队队员采取架设水泵输水的方式,在附近河流中架设4台水源泵、管带百余根,持续为农作物灌溉。历经一天一夜,共灌溉农作物100多亩,及时解决了农田灌溉用水问题。
“我家的田已经干到开裂了,禾苗都要遭殃了,多亏有驻村工作队及时帮我灌溉,实在太感谢他们了。”看到自家农作物得救了,赵焱平激动地说。
据了解,9月之前,江西省将持续高温少雨。兴国县应急管理局负责防旱抗旱的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县应急管理局将继续落实各项防旱抗旱措施,加大人力、设施设备投入,落实物资保障,做好抗旱物资准备工作,保障受灾地区群众基本生活所需,切实把受灾困难群众救助工作做实做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