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防总防汛度汛工作有关指示精神,树牢“两个至上”的理念,着眼普洱市汛期来临的实际。连日来,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普洱支队提前谋划,精准部署,在普洱市小黑江流域,扎实开展第二季度野外驻训暨“红色使命·2021”综合救援演练,重点突出水域救援训练,旨在锻精兵、强能力,为打好汛期保卫战奠定坚实基础。
领导重视·精准谋划
演训前期,支队党委专题研究防汛抗洪准备工作,支队支队长周东辉、政委刘东君全程跟踪指导训练,并就人员装备、训练科目、政工宣传、后勤保障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在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同时设立训练导调组、政工宣传组、安全督导组、综合保障组等组织机构,坚持一训一讲评、一日一总结,根据演练推进情况及时完善改进方案。
更新理念·严密组训
为开展好水域救援训练,该支队邀请普洱市阳光茶城救援队专业教员全程伴随指导,围绕前期支队自训当中存在的重难点问题,采取第三方介入评估讲评,通过理论授课、现场帮训、情况讲解、实操实训等形式填补了指战员知识空白,深入更新了救援理念。
紧贴实战·从严摔打
水域救援是一项突发性强、时间紧、技术要求高、救援难度大、危险性高的救援项目。此次训练立足于“练专业、练技术、练为战”的思想,把装备练熟、技能练精、战术练实,有针对性的开展了横渡救援、翻舟自救、活饵救援等科目的训练,模拟可能遇到的各类险情,以实战实训夯实救援能力。
科学施训·保证安全
针对水域救援难度大、危险系数高、技术要求严等特点,训前预先在训练水域设立观察员和安全员,实时分析掌握各项情况,教练员充分检查水域救援器材、个人防护装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在训练时不出现安全隐患。
“有备方能止患。”该支队领导介绍说,通过在贴近实战的水域中,摔打磨炼指战员救援技能、心理素质、顽强作风,确保遇有灾情拉得出、救得下、打得赢,为守护驻地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