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
5月24至25日,云南省应急管理厅派出检查组对大理州开展震后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专项检查。本报记者 曹博远 摄
连日来,在云南大理州漾濞县、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各级各部门人员奋战在救灾一线,全力保障受灾群众生活,有序推进各项抗震救灾工作。
心连心的温暖
围绕让灾区群众“有饭吃、有衣被、有临时安全住所、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及时医治、不出现疫情”,各级各部门做了一系列工作。
5月23日3时,漾濞县救灾物资重要的接收点、储存点、中转点——漾濞粮食储备中心巨大的仓库里,成包的棉被、各种口味的方便面如小山一般整齐码放着。仓库外,十余名志愿者正围着一辆大货车紧张搬卸。自5月21日地震发生以来,救灾物资源源不断向震区运来。
5月22日,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紧急向云南地震灾区调拨帐篷5000顶、折叠床1万张、毛毯2万床。同日,云南省组织从多个储备库向灾区紧急调运帐篷7500顶、棉被3万床、彩条布2500件、折叠床1.5万张、床垫1.5万床、床上用品1.5万套。
震中区域,山高坡陡路窄,运输较为困难,如何把这些物资高效分配到受灾群众手中?大理州应急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工作重心由应急救援转向安置受灾群众,现在更多力量参与物资分发,效率大大提高。
5月23日16时,此次调拨的最后一批中央救灾物资发车。在当日上午,绝大多数中央救灾物资已经运抵震区。
为了提高物资发放效率,大理州应急管理局救灾物资保障科与漾濞县应急管理局救灾物资管理工作人员建立微信群,及时在群内发布州级救灾物资工作要求、物资类别、相关物资行业标准及包装尺寸等,便于漾濞县掌握情况。
在玛多县,地震发生以来,商务部门持续做好灾区商品货源供应工作,31461件棉帐篷、棉大衣等送到灾区;电力、通信部门全力做好抢修工作,灾区供电及通信已全部恢复畅通;住建部门共检查房屋建筑212栋并逐栋明确分级;教育、民政等部门对灾区寄宿制学生、民政福利机构老人及儿童全部进行了妥善安置。自热食品、罐头、消毒液、电动喷雾器、一次性医用口罩、红外线测温仪、常用药品……青海省消防救援总队训练与战勤保障支队到达玛多县后及时将救灾物资发放到受灾群众手里。
应急管理部工作组侯建盛说,目前救灾物资陆续调运配送到位。下一步将督促加强安置点的物资保障和生活救助工作。鉴于此次震区位于高海拔高寒地区,且震后经常伴随雨雪等恶劣天气,将尽快向所有安置点发放棉帐篷、棉被、供暖炉子等应急物资,确保受灾群众不受冻,切实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
全方位的守护
从5月24日起,云南省应急管理厅工作组深入大理市辖区中石化振戎、凤仪油库,中航油和烟花爆竹经营批发企业等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地震后,企业开展应急处置和设施设备运行情况。
近几日,漾濞县一直有雨。5月24日,大理州气象台发布强对流黄色预警,提示未来12小时将出现雷电活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为防止强对流天气引发次生灾害,大理州漾濞“5·21”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及时部署防范措施,要求漾濞县自然资源部门24小时值班值守,乡镇、村组监测员密切关注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变化,监测预警承包单位积极关注专业型和普适型的监测预警设备数据是否有变化,请广大群众及时向村委会报告异常情况等。
同时,该县派出24个专家组100余名地质灾害防治专家对安置点逐个排查,要求科学研判集中安置点情况,提前准备好相关应急预案及疏散路线,实时关注气象信息,监控地质灾害隐患点,对雨情进行及时研判等。
为方便群众反映因地震受灾受损情况及需要帮助的困难,青海省政府12345热线平台开通青海玛多“5·22”地震灾损普查核查评估热线,群众可以拨打0971—12345,根据语音提示再拨“3”号键。热线将安排藏汉双语专席客服全天24小时接听,汇总群众反映的受灾受损情况及求助信息,及时转达至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核查办理。群众也可通过微信“扫一扫”功能,扫描指定二维码填写信息。
针对当前情况,青海省消防救援总队前方指挥部进行消防救援力量调整、震区执勤备战任务转换,选派防火监督业务骨干抵达灾区,指导安置点驻勤备防工作。该总队将严密做好火灾防控各项工作,紧盯学校、养老院等防控重点,组织人员开展集中安置点防火巡查和排危除险工作,安排12车75人在6个执勤点开展驻点备勤和流动巡逻,针对用火、用电两个隐患点,协调当地政府召开集中安置点防火工作推进会和宣传会;集中开展消防宣传“进帐篷”活动,普及防灭火和逃生自救常识。
该总队将强化灾区消防形势研判,针对灾后安置点可能出现的消防安全问题,加强与相关部门会商研判、信息共享和联勤联动,提前做好防范应对准备;全力做好火灾防范工作,该省消防救援总队从全省抽调技术骨干进行支援,重点加强安置点隐患排查、巡查防控和消防宣传教育,规范帐篷搭建和用火用电安全;积极服务群众生产生活,主动对接相关部门,有序开展排危除险,配合做好群众安置,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许金海、李春飞等供稿)
“我们多做些,他们就更安心些”
5月21日,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发生6.4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大理州消防救援支队出动66车、312人、11犬赶赴漾濞县参与救援,全力组织抢险救援,同时调派全州精干防火监督力量前往灾区开展消防安全精准防控,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地震落石,火速营救
5月21日晚,在接到地震灾情后,大理州消防救援大队前突参战力量紧急出动,在途中发现1辆白色小轿车被山顶落石砸中,造成2人轻伤,1名女子头部受重伤,处于昏迷状态。
下关消防救援站站长王康立即带领指战员展开救助,一组利用液压破拆工具对严重变形的车体进行破拆、顶撑,另一组负责转移和营救被困人员,同时安排人员做好现场的安全警戒。
指战员们通力配合,终于顺利将3人救出并转移至安全地带。
营救结束后,王康又带领指战员们连续48小时在秀岭村搜救,共疏散群众20人,搜索56户,搭建帐篷21顶,安置群众50人,排危除险5处。
才下赛场,又上“战场”
凤仪特勤站消防员李振武此前刚在云南省消防救援总队组织的“云岭利剑”消防体能比武竞赛中取得了负重5000米第一的好成绩。本想比武结束就回家探望身患疾病的母亲,但得知漾濞县发生6.4级地震后,他主动请战,放弃了休假机会,随同特勤站地震救援二分队深入震中灾区秀岭小学开展救援。
救援期间,李振武在余震不断中连夜奋战,协同队员一同排危除险27处,疏散群众28人,在安置点搭建救灾帐篷12顶、安装折叠铁床25张,安置群众43人。
徒步接力,转运病人
南涧县消防救援大队指战员到达灾区后,领命前往215国道核桃箐路段,解救因山体滑坡被困群众。完成任务后,在返程途中,该大队发现一辆120急救车需要帮助。经了解,急救车上有1名病人需要被紧急送往医院,但道路还未完全疏通。因时间紧迫,该大队决定利用担架徒步将病人送往医院接应点。
在通过滑坡路段时,由于山上落石较多,为确保病人第一时间得到救助,该大队决定,以徒步接力传递担架的方法将病人转移出危险区域。经过指战员们的不懈努力,该病人被及时送往县医院救治,目前,已度过危险期。
日巡夜查,驻点入户
消防救援人员穿梭在灾区380个安置点,日巡夜查,全面开展“驻点入户”的消防安全精准防控工作。
大理州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科专业技术干部黄钊远,在接到成立帐篷消防队的通知后,连夜草拟《漾濞“5·21”火灾防控工作方案》等10余份工作方案;杨毅作为跟随第一救援力量出动的专业技术干部,也是帐篷消防队组建后的第一名成员,参与了帐篷消防队的所有事务。
到达地震灾区后,大理市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队每30分钟就要开展一次防火巡查。赵润六、魏学在确保各自负责的安置点安全的基础上,还到漾濞雪山清酒厂、漾濞核桃乳厂等重点企业,以及13个中石化、中石油加油站点开展隐患排查,督促单位落实防范措施。
漾濞雪山清酒厂厂房严重受损,大量酒罐被震碎,空气中酒精含量严重超标,一旦有火源极易造成爆炸。指战员们在一楼持续用清水对地面进行冲洗,稀释地面酒精浓度,在二楼和三楼开窗通风,稀释空气中的酒精浓度,经过4小时艰苦奋战终于消除隐患。
目前,消防救援队伍已开展消防巡查、检查共130次,发现整改火灾隐患100条。“灾区群众不容易,我们在,他们安心,我们多做些,他们就更安心些。”这是消防队员们共同的信念。(洪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