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来源:
应急管理报

天干物燥+大风降温 秋冬季安全绷紧弦

2020-11-17 10:54:27 来源: 应急管理报

      时值秋冬季,天干物燥,森林草原防火进入关键期;频繁降温,用电、用气、用火明显增多,若操作不慎或使用不当,极容易引发火灾事故;大风天气里,高空坠物要时刻提防;还有生活中恼人的静电,稍不留神也能酿成灾祸。本期,我们梳理了常见的四类安全隐患,提醒大家做好防范。

      天干物燥,森林草原防火

      森林草原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强、扑救极为困难的灾害,大火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森林草原火灾的起因主要有两大类:

      人为火

      生产性火源:

      农、林、牧业生产用火,林副业生产用火,工矿运输生产用火等。

      非生产性火源:

      野外吸烟、做饭、烧荒、烧纸、取暖等。

      自然火

      自然火源是在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下产生的。雷击火、火山爆发、陨石降落、滚石火花和泥炭自燃等,主要发生在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边远原始林区。由自然火引起的森林火灾约占我国森林火灾总数的1%。

      防火“十不准”“五不烧”

      “十不准”:

      不准烧荒烧垦、烧荒积肥、烧田埂草。不准上坟时烧纸、烧香、放鞭炮、放孔明灯。不准在林区吸烟。不准在野外烧蜂、烧火驱兽和使用火铳枪械狩猎。不准夜间在林区点火把照明行路。不准炼山造林或烧木炭。不准特殊人群、儿童进入林区玩火。不准见火不报、不救。不准在林区烤火取暖、生火野炊。不准破坏森林防火宣传牌、瞭望台(哨)。

      “五不烧”:

      未经批准不烧。未开好防火线不烧。未准备好打火工具不烧。刮风、高温、干旱天气不烧。无人看守不烧。

      如何扑火更安全

      派有扑火经验的同志担任前线指挥员。

      临时组织的扑火人员,必须指定区段和小组负责人。

      明确扑火纪律和安全事项。

      检查扑火用品是否符合要求,扑火服应宽松、阻燃。

      加强火情侦察,组织好火场通信、救护和后勤保障。

      从火尾入场扑火,沿着火的两翼火线扑打。

      不要直接迎风打火头,不要打上山火头,不要在悬崖、陡坡等地形打火,不要在大风天气下、烈火条件下直接扑火,不要在可燃物稠密处扑火。

      正确使用扑火工具。

      火场自救要学会

      点火解围。在无河流、小溪、道路为依托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使用点火器点顺风火,扑火队员跟火进入火烧地避火,并用手扒出地下湿土,紧贴湿土呼吸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冲越火线。当点火或其他条件不具备时,切忌顺风跑,要选择已经过火或杂草稀疏、地垫平坦的地段,用衣服蒙住头部,快速逆风冲越火线,进入火烧迹地即可安全脱险。

      卧倒避烟。当来不及点火解围且附近有河流(河沟)、无植物或植被稀少的迎风平坦地段时,用水浸湿衣服蒙住头部,两手放在胸部,卧倒避烟(火)。卧倒避烟(火)时,为防止烟雾呛昏窒息,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扒个土坑,紧贴湿土呼吸,可避免烟害。

      快速转移。发现大火袭来,人力无法控制时,只要时间允许,就应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避免发生人员伤亡。

      静电恼人,几招简单“去电”

      秋冬季节,静电格外恼人,有时甚至会引发火灾。当感觉到静电时,人身上的静电电压已超过2000伏;当看到放电火花时,说明身上的静电电压已超过3000伏,这时手指会有针刺般的痛感;当听到放电的“劈啪”声音时,身上的静电电压为7000伏至8000伏。不过,因为放电时间非常短,所以产生的电流很小,一般不会直接对人造成伤害。

      静电酿成事故不少

      2015年4月,天津市一司机在给车加油时突然发生火灾。据事后了解,司机穿化纤衣物加油产生了静电,致使身上着火,所幸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2019年1月22日,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某工业园内,货车司机把车停在生产车间门口空地,公司两名员工把生产车间内的珍珠棉成品搬到货车车厢里。一员工从珍珠棉上跳下来,踩到车厢地板金属时,脚下因静电产生火花引起火灾。火灾导致一人脸部受伤。

      2019年8月9日中午,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一轮胎汽修店发生爆炸,造成4人死亡。根据通报,该起事故原因为经营部员工李某、陈某(死者)维修汽车过程中,将拆卸油箱内的汽油倒入塑料桶,移动塑料桶时产生静电火花引起汽油蒸气爆炸。

      如何不做“带电人”

      多穿丝绵少化纤,洗涤保管要注意。秋冬季节尽量选择柔软顺滑的丝绵类衣物,少穿易起静电的化纤类衣物。针对常见的毛衣、针织衫等衣物,清洗时可提前用柔顺剂浸泡一遍,或将柔顺剂用水稀释,喷洒于衣物上,可以使衣物变得柔软,从而有效减少因摩擦产生的静电。保管衣物时,在衣物之间夹进报纸,或将纯棉衣物夹放在编织衣物之间,也可以防止衣物摩擦产生静电。

      定时洗头勤打理,酒精产品需远离。秋季天气转干,容易使发质变干且滋生头皮屑。污垢黏着的头发是静电产生的温床,所以一定要勤洗头勤洗澡、勤换衣服勤打理。除此之外,酒精的挥发会让头发更干,所以在给头发做定型时尽量不使用含酒精产品。此外,选择木头或骨质的梳子,可以在梳头时避免静电产生。

      勤洗手部去静电,各类乳液来保湿。对于人体自身来说,最好的方法就是多洗手,保持手部湿润,这样可以在水中释放掉皮肤表面的静电荷。平时还可以使用保湿效果好的护手霜、面霜、身体乳液。

      健康饮食多喝水,蔬菜水果样样齐。多吃蔬菜、水果、酸奶等酸性食品,多饮水,同时补充钙质和维生素C,可以减轻静电影响。

      室内每天要通风,花草绿植来帮忙。每天保持一段时间的室内通风,最好使用空气加湿器,室内摆放一些花草绿植。

      车门隔衣巧来开,车内用品选对材。对于有车一族,冬天开车,开车门前可以先隔着衣服接触车门排掉身上的静电,同时注意车内保湿。选择座套、坐垫及脚垫等用品时,最好使用真皮或纯棉制品。

      大风呼啸,警惕高空坠物

      高空坠物现象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近年来,高空坠物致人伤亡的案例屡见不鲜。进入秋冬季,大风天气越来越频繁,头顶上的安全不能忽视。

      高空坠物有多可怕?一组实验告诉你

      实验人员选择了不同体积、重量的电池、苹果、罐装饮料作为坠落测试物,选择了硬度比人体骨骼略低的致密石膏板来模拟被砸中的行人。实验场地选在了与平常居民楼4楼到5楼高度相近(约15米高)的空旷办公楼。

      通过高速摄像机拍摄的画面,实验人员看到,当电池落到石膏板上后,轻轻弹了起来。当苹果落下后,石膏板表面有大幅度颤动,而罐装饮料落下造成的破坏力最明显。随后,实验人员上前检查发现,电池没有击穿石膏板,但留下的痕迹明显。苹果也没有击穿石膏板,但在其表面留下了一个深坑。而罐装饮料直接击穿了石膏板,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另外,实验还表明,接触面小的物体坠落造成的伤害不可小觑。

      试想一下,实验中的石膏板如果是行人,那么仅4楼到5楼丢下的电池就会在人头上砸出肿块,苹果可能砸裂头骨,罐装饮料甚至会直接致人于死地。

      上述实验结果能代表真实发生的情况吗?对此,重庆大学物理探索科技馆专家刘辉给出了专业解释:物体在下落过程中,万有引力会让它加速。楼层越高,它到达地面时的速度就会越快,这样会产生一个很大的动量。同时,与物体相互作用时,时间非常短,通常小于0.1秒。根据动量定理:冲击力跟动量的变化成正比,跟作用时间成反比,所以它下落的楼层越高,跟物体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力就越大。

      如何防高空坠物?养成留心好习惯

      日常生活中,最好养成一个习惯:尽量不在高楼下方走,必须通过时,一定要多留个心,先望一望楼上有没有悬挂危险物,如果有,可以避开行走或加快速度通过,不徘徊,不停留。通过时要贴着墙根行走,因为高空坠物的运动轨迹是一条抛物线,靠着墙根一般不会被砸到。

      大风天是高空坠物的高峰时段,高楼上可能会有物品被风刮落。因此,建议大风天尽量避免出行。居民自觉做到不高空抛物,邻里之间相互提醒远离危险,不要站在广告宣传架子附近避风、从事娱乐活动,也不要靠高楼太近,更不能在枯朽的老树旁边活动,最好选择平坦的地点活动,诸如公园、街心花园等。此外,相关单位和部门要及时对旧住宅楼外墙进行维修加固,商店要仔细检查广告牌匾、玻璃拉门及在室外设置的其他物体是否稳固,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

      降温取暖,安全用电用气

      秋冬季节降温是常事,电暖气、燃气热水器、空调等家用电器的使用频率大大提高。在用电负荷不断攀升的同时,给用电带来隐患。电源插座过负荷、电器超寿命运行、临时用电不规范是秋冬季节家庭用电三大安全隐患。

      对于空调、电暖气等大功率家用电器,最好享受专插专用待遇。若共用一个插座,也应在安全电流载流量下运行,以免造成插座承受负荷过高,电器设备损坏,引发火灾事故。

      同时,过期、超期运行的家用电器应及时淘汰,切勿因尚能使用,而舍不得丢弃报废,否则很容易出现老化漏电现象,酿成火灾及触电事故。

      各种取暖电器,温度设置不宜过高,以防其长期运行出现过热现象,缩短电器使用寿命。

      此外,在装接临时电源时,一定要选用合格的电源线,并认真进行外观检查,杜绝绝缘外皮破损等情况发生。电源线接头处要用绝缘胶布包好,接线周边不能堆放纸壳等易燃物,避免发生火灾事故。

      在使用各类电器时,若发现冒烟或闻到异味,应迅速切断电源进行检查。电器着火时不能用水灭火,以免发生触电事故。(本报记者徐姚综合整理  设计:王超)   

责任编辑: 苏影
关键词:
新闻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我网立场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新闻
04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2407121089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