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独家连线】今年汛期怎么防?对话应急管理部应急指挥专员张家团

2020-07-06 09:00:49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7月3日电(记者李由 刘厦)6月以来,我国全面进入汛期,极端天气多发,防汛抗洪形势异常严峻。7月,防汛进入关键时期,各地正面临怎样的挑战?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下的防汛工作应如何开展?新华网独家连线应急管理部应急指挥专员张家团,回应公众关切。

  今年汛情有何特点?

  ——降雨总量多、局部强度大、中小河流洪水量极大、地质灾害频发

  据应急管理部应急指挥专员张家团介绍,截至7月2日,中央气象台已连续31天发布暴雨预警,持续时间为近年来罕见,暴雨导致多地遭受洪涝、泥石流等灾害。

  张家团分析称,回顾整个6月份,全国汛情呈现几大特点:降雨总量多,局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截至6月30日,全国平均降水量293.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7.3%,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10多。

  入汛以来,全国有75县(市)日降水量突破当月极值,有9县(市)日降水量打破当地历史纪录。

  大江大河汛情总体平稳,中小河流洪水量级大。据统计,共有277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38条河流发生超保证水位洪水,11条河流发生超历史水位洪水,长江一级支流綦江发生1951年有资料以来历史最大洪水。

  山洪地质灾害频发,险情类型多。四川冕宁县、贵州正安县、湖南保靖县等多地发生山洪地质灾害,导致较大人员伤亡。中小河流堤防、小型水库等工程险情及堰塞湖险情均有发生。

  汛情破坏力有多强?

  ——26省(区、市)1786万人次受灾 各地防汛工作成效明显

  今年汛情带来的破坏力有多强?张家团告诉记者,截至7月1日15时,今年以来洪涝灾害造成贵州、广西、四川、湖南、广东等26省(区、市)1786万人次受灾,119人死亡失踪,85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33.4万人次需紧急生活救助;1.5万间房屋倒塌,21.6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1465千公顷,其中绝收150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94亿元。

  持续不断的暴雨似乎没有“下线”的意思,今年汛情是否格外严峻呢?张家团坦言,局部地区受极端天气影响,确实损失非常严重。但就目前来看,今年洪涝灾害比近五年来的平均值是明显偏轻的,洪涝灾害受灾人次、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倒塌房屋数量和直接经济损失较近五年同期均值分别下降50%、50%、82%和47%,由此可见,各地干部群众防汛工作成效还是非常明显的。

  疫情下的防汛工作面临哪些挑战?

  ——防止疫情、灾情叠加需多措并举

  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各地的防汛抗旱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干扰。张家团举例说,一些地方受疫情影响,应对汛情的准备工作相对滞后,应对汛情的一些工作检查,一些水利工程的修复等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部分洪涝灾害严重的地方,既要做好疫情防控,同时又不能耽误防汛抗旱工作,刚刚复工复产又面临重建家园方面的一些困境,确实给当地生产生活带来了更多压力和挑战。

  “当前,更需要我们各地干部群众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齐心协力、多措并举克服困难,最大限度减轻灾害的损失和影响。后期的工作,重点要强化责任落实,强化隐患排查整改,及时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尽可能做到全覆盖,避免更多人员伤亡。强化抢险救援、救灾救助等方面工作。” 张家团说。

  防汛进入关键期,还有哪些风险点?

  ——防大汛,抗大旱、防强台都是关注重点

  张家团表示,今年防汛抗旱形势严峻复杂,七八月份是我国防汛关键期,根据气象预测,7月至8月,我国降水总体“北多南少”,东北地区大部、华北大部、黄淮、内蒙古西部和西北地区大部降水偏多,近期,将紧盯淮河流域、太湖流域洪水发展,下一步主雨区进一步北抬后,应重点关注黄河流域上中游、海河流域、松花江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中游的雨水情发展态势。重点防范区域性强降雨引发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局地强降雨引发的城市洪涝灾害。

  此外,内蒙古东部、汉水上游、西南地区东北部和西部、新疆北部降水偏少,可能出现阶段性气象干旱,应继续关注旱情发展情况。

  张家团还指出,盛夏至初秋为台风活跃期,预计下半年台风生成的个数可能较常年同期偏多,台风灾害同样也是防御重点,应继续加强台风监测,防范华南和东南沿海地区台风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

  如何科学防汛?

  ——高科技“硬核”利器大显身手

  各地为提前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准备了很多物资,其中包括常见的编织袋、砂石料、救生衣、冲锋舟等,另外今年很多地方也准备了一些“硬核”防汛装备。

  张家团介绍,“城市看海”的现象时有发生,大功率“龙吸水”移动排水车,特别适合市政窨井、下穿通道、地下车库等环境的应急排水,是不折不扣的排涝利器。3D水下声纳扫描仪和水陆双向通话潜水设备,使得救援人员在下水搜救时能精确地获取水下结构、人体、物体等数据,让水下救援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

  “这样的利器还有很多,像无人机、水下机器人、卫星通讯车等的应用正大幅提高防汛工作效率。”张家团说。

责任编辑: 李洪雷
关键词:
新闻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我网立场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新闻
04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24141210688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