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围绕“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目标,以“四项措施”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着力破解安全生产难题,有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持续提高安全生产治理水平。
一是实施闭环管理,狠抓常态化隐患排查。4月份以来,按照“排查整治、复查复核、追责问责、巩固提升”步骤在全省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强化排查整治闭环管理,严防排查整治“走过场”。制定《行动方案》和14个专项方案,坚持企业自查、属地检查、行业抽查和省级核查相结合,组织14个重点行业生产经营单位全面自查检查,建立问题隐患清单,限期销号。组织开展“回头看”,实地复查复核问题隐患整改情况,对处置隐患不及时、应发现未发现隐患导致发生事故的严肃处理,累计约谈警示2050人,给予党政纪处分166人,移送司法机关54人。
二是持续紧盯问题,开展精细化督查执法。开展驻市驻县督导执法检查。自7月中旬至年底,组织省市两级派出129个(省级12个)安全生产督查组,省驻市、市驻县持续精准督查;建立隐患清单制度、督办制度、周报制度、通报制度,每月全省排名通报重点目标任务落实情况;截至目前,实地督查市县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重点企事业单位2674家次,排查整治问题隐患9578项。开展隐患排查和执法检查专项行动。自10月中旬至年底,组织各级执法力量全部下沉一线,突出环京周边、雄安新区、冬奥赛区和重点生产经营单位,集中开展“点穴式”隐患排查和执法检查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全省共成立检查组6481个(省级90个),检查企事业单位3.2万家次,责令停产整顿256家,罚款4086万元。
三是坚持各负其责,推进网格化责任落实。完善行业包线、区域包块责任制,共同抓好网格内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建立领导联系督导机制,省领导包市、市领导包县、县领导包乡,12位包联省领导实地督导检查。修订《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管责任清单》,厘清安全生产监管责任、行业领域安全管理责任。制发《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责任清单》,对安全风险集中、工作环节交织、部门职责交叉的10个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职责进行了细化;明确油气生产、运输、储存、经营、使用等全链条安全监管责任。大力推进全省网格化监管工作,推动各级各部门加快构建基层安全监管网格体系,持续深化小微企业安全监管。
四是着力固本强基,深化系统化整治提升。省级层面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施细则》等109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制定实施《河北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规定》,近10.4万家企事业单位建立双重预防机制,定期辨识风险,动态分级管理。加快高危行业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412家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47处煤矿、296座尾矿库、51家冶金企业实现在线监测。建立“气瓶安全管理系统”,对470万只气瓶制造、充装、检验等环节进行信息化管理,率先实现全省气瓶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