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来源:
广东应急管理

当心!披着“高颜值”外衣的它们,可能会要走孩子的命!

2021-08-30 15:37:46 来源: 广东应急管理

开学在即,不少家长会带孩子

去做一件极有“仪式感”的事

买文具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各式各样的文具商品

可谓是赚足了孩子们的注意力

它们不仅颜色鲜艳、香味扑鼻

而且功能繁多,能用又能玩

披着“学习用品”的外衣的它们

实则多数暗藏危机

家长们选购时

极易忽视最为重要的安全问题

而这一疏忽

很有可能对孩子的健康造成威胁

  1、学生误吞圆珠笔零件卡住气管 呼吸困难

  2021年1月5日,在泰安第十中学初一年级一个班级的课堂上,发生了惊险的一幕:一名学生不慎吞入异物被卡喉,正在上课的音乐教师孙磊立刻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帮助学生咳出异物,将其救下。

  !为了避免儿童误吞风险,我国学生用品国家标准中规定,直径小于16mm的书写笔笔帽应打孔或留有通气面积,一旦被儿童误吞,这个小孔可以起到通气作用,避免堵塞儿童的气管。

△家长朋友们为孩子选购笔类文具时,记得留意上面是否留有通气孔。

  2、香味“文具大礼包”致使学生集体苯中毒

  2017年4月,徐州新沂市某小学曾发生一起群体文具中毒事件。

  事件发生在下午,有老师发现某班里,多名学生先后喊头晕、头疼,有人还伴有恶心、干呕现象,老师在教室里排查,发现了一个名为“文具大礼包”的深色袋子,一打开里面就释放出刺鼻气味,其气味主要来源于一个丸状白色球。

  据调查,导致十余名学生出现轻微中毒现象的,正是校门口文具店出售的“文具大礼包”。“大礼包”内有许多文具及防蛀防腐剂(类似樟脑丸形状,有特殊味道),该班级部分学生对防蛀防腐剂进行嗅闻后出现头晕症状。

  据医生诊断,从孩子们的中毒症状来看,初步判断为苯中毒。

  

  !医生表示:“苯,对孩子的皮肤和上呼吸道都会产生损伤,长期接触的话,会出现皮肤干燥、脱屑,甚至发生过敏性湿疹。长期吸入一定浓度的苯,就会引起慢性苯中毒,轻则像上述的学生一样,头晕、头痛、恶心、浑身无力。如果严重了,会引起神经损伤,导致痉挛、抽搐;还会造成血液病变,导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甚至引发白血病!”

那么,到底该如何正确选购文具

  一起来看

  1、不选“三无”文具

  尽量在正规商场或商店购买学生文具,并观察文具是否清晰标明产品名称、执行标准、生产厂名、厂址、警示语、使用注意事项等标识。

  2、不买“颜值”过高文具

  “高颜值”成为商家兜售儿童文具的噱头。漂亮好看、色彩艳丽的文具会暗藏风险,一般来讲,文具外部涂料越鲜艳,其含有的重金属越多。

  3、不买带有“香味”的文具

  如带香味的橡皮、圆珠笔、书包、笔袋、荧光笔等。文具里的香味都来自香味添加剂,如果是劣质香料,往往含有过量的甲醛、苯等有害物质,长期接触会影响学生健康。

  4、不选“洁白”作业本

  作业本纸张并非越白越好,纸张异常洁白有可能是添加了过量的荧光增白剂,过白的纸张反射的光越强,容易造成视觉疲劳,长期使用会引发近视。

  5、不买“刺手”的文具

  国家标准对学生文具的边缘及尖端有一定的要求,如手工剪刀、刀片应为圆弧顶端,不应为锐利尖端;绘图尺、文具盒等文具的边角不应为锐利边缘或尖端。因此,尽量不选购边缘尖端锋利的文具,避免划伤、刺伤学生的皮肤。

  6、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使用文具习惯

  一是学习时,不要养成啃、咬笔头的习惯,不要吮吸、啃咬文具。

  二是不要边吃东西边使用文具,特别是儿童学生,应在使用完文具,洗手后再进食。

  三是整体包装的文具在初次使用前,要打开包装放在通风处一段时间,去除产品中的部分异味。

  四是使用文具过程中,如发现有异味或长时间使用后出现头晕等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

责任编辑: 韩建平
关键词:
新闻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我网立场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新闻
04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9802121135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