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来源:
中国网

应急管理部:打造全球灾害治理新平台

2023-11-14 10:54:16 来源: 中国网

  应急管理部于11月14日(星期二)上午10时在国家应急指挥总部一层新闻发布厅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建设进展成效,发布《“一带一路”国家灾害评估报告》。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申展利主持,国际合作司司长刘为民、副司长李胜利和监测减灾司副司长袁艺将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总台央视新闻中心记者:

  “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建设的总体定位是什么?在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和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应急管理部国际合作司司长 刘为民:

  谢谢你的提问。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自然灾害风险高,抗灾能力弱,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在灾害治理领域合作愿望强烈。合作机制的定位和作用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打造全球灾害治理的新平台。“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应急管理领域的政府间合作机制,聚焦防灾减灾救灾、安全生产和应急救援三个领域,在制定减灾战略规划、加强防灾能力建设、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加强灾后恢复重建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

  二是与现有合作机制协同增效。合作机制坚持共商共建、互学互鉴、开放包容,通过加强与联合国机构和有关国际和地区组织协作,面向不同地区建立更多区域和次区域合作机制,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双边和三方、多方合作,与国际和区域现有合作机制互为补充,共同推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三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合作机制是新形势下促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的重要抓手。特别是开展国际救援救助,是以实际行动弘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现了大国担当,为促进民心相通提供了新路径。

  四是更好支撑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合作机制建设将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国际交流合作,通过互学互鉴,为走好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新时代应急管理之路,加快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 韩建平
关键词:
新闻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我网立场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新闻
04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9802121230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