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全生产网】吉林省大力推进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建设和普查成果应用工作

2023-12-28 16:58:03 来源: 中国安全生产网

  近日,吉林省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由省内各领域专家组成的项目评审会,对省、市、县三级灾害风险普查综合风险评估区划项目和普查成果应用与调查评估常态化支撑项目进行评审。经专家评审,吉林省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普查评估区划工作顺利通过验收。这标志着该省已全面完成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各项任务,普查相关工作全面转入成果应用和常态化更新的新阶段。

  发挥专家技术力量 让普查工作更高效

  2020年以来,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部署,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对全省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进行全面部署,成立了普查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统筹开展普查工作。经过近3年的努力,该省全面完成了3个普查试点县的试点工作,扎实开展清查调查、质检核查工作。同时,在圆满完成了“一省一县”(延吉市)“一省一市”(四平市)的综合评估区划试点任务的基础上,按照全国统一的技术体系要求,该省普查办充分发挥省级专家技术力量优势,历时14个月,不断完善技术方法、论证评估结果,每项评估成果都经过了至少3个版本演进,并通过专家组内部审核、行业部门征求意见、专家评审、行政审定等程序,保证了成果的科学性规范性。

  吉林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区划共形成省级成果技术报告1份,市级成果技术报告9份,历史灾情分析图、隐患综合评估图、减灾能力综合评估图、综合风险评估图、风险区划与防治区划图共588幅和相关表格761个;县级成果技术报告60份,县级隐患综合评估图、减灾能力综合评估图、综合风险评估图、风险区划与防治区划图共2408幅和相关表格4069个。

  基于全灾种、全链条的评估区划工作明确了该省自然灾害高灾情区、高危险与隐患区、高风险区、低减灾能力区,以及全省自然灾害重点防治区域,为地方政府及全社会提供致灾危险性、综合承灾体隐患、综合减灾能力、综合灾害灾情等本底信息。信息成果将应用于灾害综合防治、重大规划编制、重大工程布局、重大活动保障等工作中,为全面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提供全链条数据保障,为各级政府和行业部门提供安全风险管理技术支撑。

  依托当地大数据平台 推动建设基础数据库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是基于本次普查技术标准,建设部署在国省两级,覆盖国省市县四级基础数据的综合数据库体系,是实现普查成果数据的更新维护、汇交存储、共享应用、分析评估的重要基础设施。2022年6月,该省普查办制定印发《吉林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建设工作方案》,正式启动全省基础数据库建设工作。

  该省的“吉林祥云”是云网一体化的大数据智能平台,为全省“数字政府”建设提供统一的基础资源服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部署在“吉林祥云”平台,并专门成立了包含行政管理人员和系统运维、架构分析、网络安全、大数据等技术人员组成的省级工作组,省普查办、省政数局、祥云公司以及国务院普查办软件组累计开展两方及以上参与的现场会、视频会形式的工作对接30多次,有力推动了数据库建设工作,确保了数据库安全稳定运行。

  目前,吉林省基础数据库已完成云资源配置和全部国家统建软件系统的部署,并通过各项测试,普查数据回流、共享资源门户网站建设等工作正在有序开展。按计划,吉林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将在2024年陆续提供数据共享服务,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常态化综合风险评估区划、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各行业精细化管理等提供基础支撑。

  据悉,该省通过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获得的主要承灾体、减灾能力和主要灾种风险隐患等数据,填补了全省自然灾害类基础数据的空白,有效提高该省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分析评估工作的精确性和科学性,为更准确地判断各地区的风险状况和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提供有力支持。

  下一步,省普查办将加强协调,推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常态化更新维护,促进数据共享应用,指导各地开展综合应用,通过构建跨网络、跨部门、多层级业务协同,实现普查成果共享共用,以风险分析、科学研判为新手段,打开防灾减灾的新局面。(记者 岳虹男 通讯员 申华 林虹宇)

[责任编辑: 刘佳佳 ]
【中国安全生产网】吉林省大力推进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建设和普查成果应用工作
04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2321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