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成果应用交流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〡全国房屋建筑及市政设施普查数据应用探索

2023-01-17 16:29:47 来源: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从国办发〔2020〕12号“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通知”开始,我国正式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住建部门负责全国房屋和市政设施的调查。这是我国建国以来首次这么全面、准确、客观地掌握全国房屋建筑及市政设施的数量等情况,数据真实而宝贵,如此庞大又准确的数据成果无疑将为城乡建设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撑,因而应用好这些数据并定期持续更新这些数据便成了我们这段时间及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的要思考的主要问题,事实上,住建部门也已在谋划这些数据成果的应用了。

  首先,全国房屋普查数据及平台为全国自建房排查整治工作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工作保障。

  2022年4月29日的湖南长沙特别重大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全国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要求各地对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城乡所有自建房进行排查摸底,并立即开展“百日行动”,快查快改、立查立改,及时消除经营性自建房存在的安全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同时,对其他自建房进行全面排查,力争2023年6月底前摸清所有自建房基本情况。这项工作源于突发事件,没有提前准备和谋划,且时间紧、任务重,此时全国房屋普查数据关键时候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首先,在自建房排查紧急任务的执行初期,利用现有的全国房屋普查数据的指标内容,根据房屋类别、是否专业建造设计、结构类型、层数、房屋用途、是否进行改造、有无明显裂缝、倾斜、变形等指标项组合筛选,为各省快速筛查自建房底数提供了数据支撑,这些数据与后续系统完善后的自建房排查数据基本吻合,说明房屋普查范围广、数据质量高。

  在随后的自建房排查过程中,全国房屋普查数据及平台也成为坚实基础和工作保障。自建房排查工作依托于全国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调查平台展开,在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调查系统与自建房安全排查系统之间建立需授权验证的安全通道,实现数据的共享,在两个独立的系统操作时,通过接口通道形成关联,提供数据源支持,实现数据传输与信息交流。自建房安全排查以普查房屋建筑调查成果中的空间图层、房屋属性数据库为基础,通过实时的接口服务和底图服务,实时获取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调查系统中调查的房屋建筑数据,使房普项目的作业与自建房项目的作业得以同一时间实施,提高了自建房安全排查的项目实施进度。在排查过程中充分复用了普查房屋建筑数据,一方面可通过自建房排查对普查数据进行验证,另一方面可对复用指标数据的一致性进行分析,以便于对差异性数据进行核实和修正。

  专项整治提供系统应用支撑,对逐栋的经营性自建房建立了电子台账,包含房屋隐患情况、相关管理措施和工程措施情况,能够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进行排查到隐患销号的全过程进行动态跟踪管理。

  另外,全国房屋及市政设施普查数据在其他方面也有应用。

  在“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中,房屋建筑群和市政实施总体的抗震隐患评价也是普查数据的典型应用。依据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房屋调查数据,获取建筑的基本信息、建筑信息、抗震设防信息、使用情况,根据建筑的建造年代、结构类型、房屋层数、抗震设防情况、是否专业设计建造、是否存在静载下缺陷、抗震设防情况、是否进行过结构改造及抗震加固等因素,采用研究出的评价原则和方法,对建筑进行初步抗震隐患评价,进一步得出区域建筑群的总体抗震隐患评价。同样依据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市政设施调查数据,获取指定区域市政设施所有的基本信息、抗震设防信息、使用情况等资料,根据市政道路、市政桥梁、市政供水厂站、市政供水管网各类市政设施的构成,采用研究出的评价原则和方法,进行抗震隐患评价。

  全国各地也在探讨研究这些宝贵数据的应用,如河北省在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调查数据基础上,将已完成试点县的调查成果数据整合后,以天地图信息为基底,运用三维可视化方式搭建成的全省抗震管理系统。运用技术手段,将房屋建筑以立体图形方式展现出来,清晰体现了其所在地点、基本外观,使调查数据更为直观形象,将鼠标放置在某个具体建筑上,这个建筑的建造年代、结构信息、使用情况、实景照片等详细信息就即时呈现出来,方便查询,平台同时支持模糊查询功能,将建筑名称、地址等关键词输入后检索,与之相关的建筑信息随之出现,可以通过选择具体名称,从而查找到目标建筑,通过管理者驾驶舱功能,可以看到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的调查数据的分类统计情况。为深度挖掘调查成果数据价值,实现“一套数据、多方应用”,该平台设立专题分析板块,围绕建筑抗震加固、变形损伤、房屋改造、减隔震应用、保护性建筑情况进行统计性分析,既支持城镇房屋、农村房屋数量和占比分类统计,也提供省市县乡四级数据的区域分布状况,可以为抗震加固、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棚户区改造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山东省政府希望利用天地一体化监测手段,建设房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房屋全链条、全要素信息统一上图入库,省住建厅落实省领导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编制了山东省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以信息化手段推动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安全精准监管、智能监管。通过建设运行信息系统,实现房屋安全“一房一档”、市政设施逐一建档,提高综合指挥能力,提升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安全动态监测、风险预警、应急救援水平,重点做到全覆盖、全要素、全链条、全方位、全天候、全共享的向社会提供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安全信息服务。

  全国房屋及市政设施普查数据可以用在行业日常管理中,更可以用在防灾减灾中,例如可利用区域建筑抗震隐患评价结果,采取分阶段分步骤地实施抗震加固等措施,逐步提高房屋及市政设施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还可以在事故或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调取事故区(灾区)房屋的灾前实际情况及抗震设防情况,初步预估房屋损毁情况及灾害损失,分析损坏原因,进行救灾准备。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探讨谋划房屋和市政普查数据的应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大力推动和提高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为城乡房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建设、城市更新行动、乡村建设行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等各项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和数字化平台,为行业监管提供有力保障,助力防灾减灾。部党组明确提出,此次普查既是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又是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补齐数据短板、形成全国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基础数据库的契机。调查取得的数据成果,既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任务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做好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支撑。另外对这些普查数据的动态更新还需深入研究,通过建立行业数据库,探索研究将数据活起来动起来的技术措施和管理办法,真正形成长效机制,实现动态更新和数据共享,进一步探讨多方位多渠道的应用,为非常态应急管理、常态灾害风险分析和防灾减灾、空间发展规划、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决策依据。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尽心竭力推进住建行业普查数据应用研究和实施。

[责任编辑: 刘佳佳 ]
【第二次成果应用交流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〡全国房屋建筑及市政设施普查数据应用探索
04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718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