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急管理报】推动成果应用常态化、制度化、科学化 ——湖北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纪实

2022-12-24 19:42:57 来源: 中国应急管理报

 

  目前,在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中,湖北省全部数据质检汇交进度排名第一,调查总进度排名第一。

  自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开展以来,由湖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牵头的全省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将普查工作纳入省政府对各地、各成员单位重点工作考核目录,普查办邀请省纪委监委全程参与对全省普查工作的监督,湖北省政府财政投入普查资金12.38亿元,近13万名普查员奋战在普查工作第一线,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风险普查工作的重点在于数据成果应用。湖北省坚持边普查边应用,聚焦调查工作数据质检汇交、评估区划推进、基础数据库建设、普查成果应用等核心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尤其在普查成果应用方面,湖北省各级联动响应,各行业部门协同工作,从省级自然灾害防治、重要领域、重大战略、重大活动和重点工程等方面,共同探索推动普查成果的落地应用。

  为应急处置提供决策参考

  成果的活化利用是普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湖北省坚持“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原则,已初步形成一批应用成果。

  湖北省是千湖之省,水患灾害始终是大事。湖北省水利厅基于洪水隐患调查,对水库(含水电站)、水闸、堤防、蓄滞洪区的除险加固、达标情况、安全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基本查明反映防洪重要水利工程情况,直接暴露重要防洪工程隐患,据此编制了相应的洪灾隐患手册和图册,并纳入防汛系统,作为水利工程补短板的重要依据。另外,本次水旱灾害致灾调查数据被用于支撑重大洪水灾害应急响应,特别是洪水风险隐患本底数据、减灾资源储备状况及人财物可调配情况等,对于支撑防汛救灾、应急指挥、应急救援、物资调配途径、方式及应急评估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干旱致灾调查任务除为区划提供大量基础数据支撑外,本身也能反映抗旱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的一些短板,如城镇水源地、土壤墒情站、抗旱服务等,为编制《城镇水源地规划》《土壤墒情站点规划》《抗旱应急水源规划》《抗旱非工程措施规划》等规划提供必要的依据。

  湖北省交通厅依托调查成果,建立1150个公路承灾体高等级风险点数据库,基于数据编制修订《湖北省普通公路发展“十四五”规划》,进一步健全完善公路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推动湖北省公路灾害风险点防治工作;2021年至2022年,对本次普查成果显示的湖北省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发育的西部地区G242十堰市段、G348夷陵区段、G241保康县段、G209巴东县段、G351五峰县段等16个项目共计899公里的普通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分区按点精准开展治理;积极倡导“人防+技防”的公路灾害防治模式,在部分重点地质灾害风险点布设GNSS、裂缝计、雨量计等互联网设备,形成普适型监测预警工作方法,并拟进一步推广;研究制定公路水路承灾体风险点数据库动态更新机制,拟尽快实施,大大提升了湖北省交通运输运营服务水平。

  湖北省地质灾害多发易发频发,是全国受地质灾害威胁人口多、经济损失大的省份之一。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和省地质局通过本轮对全省地质灾害的调查,进一步摸清地质灾害类型、地灾隐患重点分布区和危险性特点,为地质部门开展地质隐患排查、监测和治理等提供了可靠数据,为基础建设项目、重大工程建设等提供了必要信息。特别是将本次风险普查新增隐患点纳入“四位一体”网格化管理体系,服务隐患点动态管理;通过地质灾害专题评估图件制作,实现地质灾害管理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为后续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工作统一部署、“三区三线”划定、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用途管制等提供了基础数据及技术支撑。

  湖北省气象部门对调查评估试点城市——孝感市1978年以来暴雨灾害致灾因子进行细致调查,同时分析了湖北省暴雨气候时空变化特征、不同城市短时极端降水重现期变化特征,建立了8个暴雨灾害相关数据集;省气象系统人员基于调查成果,分析编制《关于加强孝感市排涝能力的议案》。1月6日,该议案提交孝感市人大后,得到高度认可,作为保留议案交由孝感市政府重点办理。

  湖北省住建厅对此次房屋市政设施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重点关注自建房、安全隐患、抗震设防、违法建设和违规审批等情况,为既有建设工程管理、防灾减灾救灾和住建领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提供参考。5月至今,该厅指导完成全省城乡所有居民自建房专项排查整治工作,向湖北省委报送《关于县城高层建筑发展有关问题的报告》,得到批示,拟出台文件开展整治。

  湖北省地震局利用普查调查数据为全省地震危险性分区分级,完成湖北新一轮重防区判定和年度地震趋势预测,为社会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做好三峡工程、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地震安全保障,为重点工程建设提供抗震设防服务;为天门、孝感、恩施三地通用机场工程建设选址进行断层分析并出具意见,完成竹山县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为十堰市做好地震应急处置准备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为灾害隐患防治提供依据

  湖北省普查办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将普查调查成果用于全省自然灾害调查数据信息库建设,全省多个市、县利用普查数据,建立安全风险台账,并开展重点隐患排查、防治工作。

  武汉市拥有众多形式结构各异、历史悠久的桥梁。该市普查办与市城管委携手,对全市11355座城市桥梁(含高架、立交桥匝道等)设施进行拉网式调查,对照智慧桥梁信息库、桥梁检测信息普查底图信息,摸清城市桥梁病害和隐患问题,及时整治。在已建成智慧桥梁市级平台的基础上,由各区结合普查成果,进一步完善区级桥梁数据库,并将相关信息纳人市级平台统一监管,为智慧桥梁精细化管理提供新思路和数据支撑,提高城市桥梁抗灾水平,为城市安全贡献普查力量。

  武汉市利用市政道路调查成果,结合现有城市地下管线综合信息平台、智慧建管平台,融合市政道路、人行天桥、地下通道、路灯、管线和在建工地等数据,打造城市建设信息模型(CCIM),支持“市政道路+”的专题应用,现已完成城市体检、PPP资产管理、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等应用设计工作。

  宜昌市将普查数据中的365处隐患点纳入2022年度地质灾害群专结合监测预警项目,8月底该项目监测工程施工顺利通过初步验收。目前,宜昌市地质灾害群专结合监测预警点累计已达963处,约占全市在册隐患点的三分之一。通过安装部署的GNSS、雨量计、裂缝计、声光报警器等各类自动化监测设备3354台套,该市每天发送实时数据10万余条;通过市级专业监测预警系统对这些隐患点进行实时监控、及时预警,保障相关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宜昌市地震监测台网密集,涉及测震、强震、烈度、地下水、地磁、重力、形变等多个测项,有观测站点83处、113套仪器,是湖北省地震监测台网最密集的市州之一,巡台任务重。7月下旬以来,宜昌市防震减灾中心联合湖北省地震局宜昌地震监测中心站,按照30%的比率,对辖区地震监测台站和设备设施开展联合巡台,重点检查台站运行维护、观测环境保护和隐患等情况。该市出台《宜昌市地震台站巡台管理办法》,明确市、县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托管单位的责任,规定巡台形式和相应的检查内容,为规范巡台提供遵循。

  黄冈市摸排320处自动化地质灾害隐患监测点情况,选出29处重大隐患点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做到动态监控、远程调度。该市利用地质灾害普查成果为用地预审、地质灾害易发查询提供依据,指导合理开发利用国土资源,指导重大工程建设项目选址。

  十堰市利用调查数据,针对重点用户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信息,精准发布乡镇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根据暴雨灾害空间分布特点及灾情调查情况,在乡镇暴雨监测盲区加密建设9个自动雨量站;针对大风气象灾害分布及影响情况,建立“环丹江口库区气象站网建设”项目,监测库区内大风、大雾气象灾害。

  鄂州花湖机场是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机场。2021年底开始,该机场气象站在提供给机场的10天中长期天气趋势预报中,利用风险普查气象灾害历史数据,参与机场应对大风、雷电、暴雨、冰雹等极端特殊天气的对策研判,增强气象灾害预警能力。

  据统计,湖北省目前征集到科研院校及各行业提出的普查成果应用科研立项提案10项,涉及矿山安全预警、极端天气灾害预警阈值及应急预警触发机制、城市智能预警、智慧城市等。下一步,湖北省将继续聚焦评估与区划、基础数据库建设、普查成果应用等重点工作任务,稳步加强普查成果应用,推动普查成果应用常态化、制度化、科学化。(本报记者 欧植兆 通讯员 殷俊 李伟)

[责任编辑: 刘佳佳 ]
【中国应急管理报】推动成果应用常态化、制度化、科学化 ——湖北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纪实
04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71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