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四川省成都市建立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系统

2022-11-23 18:39:40 来源: 锦观新闻

  成都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进展如何?形成了哪些工作成果?昨日上午,成都市应急管理局组织风险普查媒体采风活动,展示了成都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探索取得的阶段进展,建立起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系统,将为安全风险事前预防、事发研判、事中救援、事后分析提供全方位科学决策。

  据了解,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基础性工作。成都市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根据全市自然灾害种类的分布、影响程度和特征,分为三个阶段实施,目前为风险普查工作的评估、分析与验收阶段,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系统已完成风险普查数据的基本呈现。

  数据采集历时一年多

  风险要素的“全集”调查是难点

  “本次风险普查数据采集历时一年多,我们通过人工实地采集和卫星、遥感、无人机、实景拍摄等技术采集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汇集应急局、规自局、住建局、城管委、交通局、水务局、公园城市局、气象局等行业部门上千万条风险普查数据,建立起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系统。”成都市普查办工作专班业务组组长廖学燕介绍道。

  与此同时,保证数据库可移交、可接入成都市巨灾情景构建系统、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城市安全和应急管理大数据应用平台、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区划系统等平台系统,为客观认识成都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水平提供权威的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

  谈到本次数据采集的难点,该工作专班业务组成员李长镜表示,“本次数据采集是首次聚合绝大多数涉灾行业部门协同开展普查,既涉及多个自然灾害类型的致灾要素调查,也涉及房屋建筑、交通设施等重要承灾体要素的调查,还涉及历史灾害、综合减灾资源(能力)的调查,这样的自然灾害风险要素‘全集’调查范围广、难度大。”

  摸清全市50家化工企业风险情况

  成为成都风险普查的创新“动作”

  打开成都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系统,只见全市的化工企业(集中区)及周边区域的VR全景图等信息一目了然。

  “这是成都市本次风险普查工作中的创新动作,我们完成了对50家化工企业(集中区)及周边区域卫星遥感数据、三维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根据前期的调查数据,将企业关键装置、关键属性、关键参数提取,计算危化企业发生事故后,可能对周边关键设施所产生的影响范围,完成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成果图制作。”该工作专班成员张紫薇博士介绍道。

  记者了解到,通过实施该项工作,政府部门可以清晰地了解企业情况,不断强化风险研判分析,切实推动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若发生事故,救援人员可以第一时间掌握企业灾损点位和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救援与处置工作。针对企业方,可视化模型及评估结果可用于日常生产中加强培训和宣传,强化员工安全意识,最大可能减少损失。

  风险普查成果运用

  探索新型应急管理场景建设

  “地震横波将到达,请注意避险!”受甘孜州泸定县6.8级地震影响,成都市震感明显。地震发生后,成都市相关部门立即会商研判,远程视频会议上,自然灾害风险普查信息数据库提供的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建筑结构基本参数等数据,为风险研判提供了重要支撑……这是成都市运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推进地震安全韧性城市专题应急场景建设的一次有益探索。

  据悉,此次风险普查还建立了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森林和草原火灾等灾害数据库,利用智能评估模型进行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可对基层救灾物资储备点、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进行指导,形成自然灾害预警、预防、预报信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对于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廖学燕表示,成都市将结合知识图谱、AI视频监测模型、智能穿戴设备等国产化技术,提升风险普查数据的业务应用,强化风险普查成果应用系统的实战能力,为成都市自然灾害防治工程提供权威的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全方位助力成都市智慧蓉城、韧性城市建设、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巨灾情景构建等重点工程项目。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袁弘 实习记者 李世芳 视频 李世芳 责任编辑 何齐铁 实习编辑 卢娅芮 图片 成都市应急管理局提供

[责任编辑: 刘佳佳 ]
【四川】四川省成都市建立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系统
04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703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