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寻找看得见的地震灾害风险——安徽省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作侧记

2022-09-14 17:29:21 来源: 安徽省地震局

  寻找看得见的地震灾害风险

  ——安徽省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作侧记

  “小伙子,你们在这里用尺子量来量去,是不是我家这房子要拆迁了?”一个佝着背的奶奶从老屋子里出来,用着安庆话有点兴奋的说道。老奶奶这一问,让在场参与地震灾害风险普查的工作人员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连忙给老奶奶解释:“我们在做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呢。”

历史文化名城安庆市

  8月中旬,安徽省地震局派出了由赵楠担任组长的11人调查组,分为3队前往安庆市大观区不同的区域开展建筑物现场抽样调查。这是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程的一项工作任务。中国地震局在全国17个省抽样选择调查区域,其中安徽省确定合肥市、合肥市肥东县、淮南市八公山区、安庆市大观区、淮北市相山区、阜阳市临泉县共6个区域作为试点,对试点区域量大面广的房屋等典型建筑开展抽样调查工作,重点关注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寻找建筑物存在的看得见的地震灾害风险。防震减灾融媒体安徽通讯站派出记者跟随调查组进行现场采访报道。

  安徽省地震局震灾风险防治中心

  部署现场调查工作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现场调查需要提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首先要在大观区23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抽样挑选不同年代的300栋住宅、厂房等各类建筑物样本。8月上旬,由于赵楠和同事们当时正忙于淮南市现场调查工作,只能利用普查工作建立的省市协作机制,委托安庆市地震局承担前期准备工作。

  安庆市地震局震防科科长谷彦晖和大观区科技局局长钱安风负责在市城建档案馆调取各类建筑物档案。他俩根据建筑年代、类别等信息检索查询系统里的建筑物档案目录,再到导航地图里搜索建筑物名称,确定是否已被拆迁,并根据位置大致保证选点分布的均衡,以此初步选取现场调查点。

  他俩根据初步选取的现场调查点,下载了电子版建筑图纸。由于很多图纸没有实现电子化,他俩只能到库房里翻阅纸质图纸。特别是一些年代久远发霉发黄的图纸,他俩不得不戴上口罩和手套,一张张翻阅并拍照,浑身也免不得染上了霉味,加上室内封闭闷热的环境生出一身的汗,霉味、汗味叠加,回家洗澡得反复冲洗。

  为保证抽样样本的区域代表性和分布均匀性,每个小区最多只能选3栋住宅、每个城中村最多10栋自建房、每个厂区最多3栋厂房,因此需要初步检索的目录和图纸数据非常大。他俩完全按照档案馆的作息时间,泡在档案馆1个多星期,才将初步选取的现场调查点和建筑图纸报给省地震局,而这些有图纸的调查点还不到需要抽样调查总数量的四成。

  建筑物抽样调查点分布图

  用好眼、口、手和腿

  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清朝到民国数百年时间里作为安徽省省会,城市发展历史悠久,2011年曾发生4.8级地震。大观区作为古城安庆的始源之地,城区有大量的老旧房屋,城中村也有不少自建房。档案馆里根本没有这些建筑的图纸资料,而这些建筑反而因为缺乏抗震性能,存在更大的地震灾害风险。调查组抵达安庆后,邀请熟悉安庆当地基本情况的市地震局同志作为向导,划定若干个老旧小区较为集中的片区、城中村及郊区村镇进行现场调查。

  老城区的这些老旧小区和城中村多为砌体结构,调查内容包括施工质量、抗震加固、减隔震措施、砂浆类型等38项,调查量十分庞大。建筑类别和圈梁、构造柱等加固情况,可以直接用眼进行判断。对于学习结构专业的王扬帆,这是他的老本行,一眼就能看出来建筑的结构形式类别以及抗震加固构造情况。他刚刚过了试用期,一年来通过参与普查等重大项目锻炼了能力。

  建造年代、所属社区、人口数量和房屋造价等信息,就需要他们张开嘴询问当地居民。有些居民浓郁的安庆口音着实让他们听不太懂,只能求助随行的市地震局同志作为翻译。

  针对建筑物的长、宽、高,开间进深等尺寸信息,他们动起了手。虽然有高科技红外测距仪,但正值盛夏,阳光过于强烈,测距仪根本收不到返回的红外线。他们要么用卷尺,卷尺长度不够的时候,还得迈开双腿,计算步数来估算建筑物长度。为了尽量保持数据的相对准确,基本上都要走上好几遍。

  测量过尺寸之后,再用砂浆强度回弹仪和混凝土强度回弹仪来测试砂浆抗压强度和混凝土整体强度。周振贵、朱厚林是黄山和金寨地震监测中心站的地震监测人员。这些震防领域的工作对他们来说,都是新课题。中国地震局党组部署的地震监测中心站改革,赋予中心站新的工作职责和任务。现场调查工作正好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他俩用起回弹仪也已得心应手了,还学会了看建筑图纸,判断加固情况等等。

  量房屋尺寸

  测量砂浆抗压强度和混凝土整度

  现场工作苦与乐

  8月的安徽地区,迎来了极端高温天气,户外温度高达42度,地面温度甚至超过50度,用李勇的话来形容天气就是“就像站在空调外机出风口上,人都能被吹干”。为了按时按量完成繁重的现场任务,也为了避开高温,调查组每天都是早上七点之前出门,工作到十点;下午四点出门,工作到天黑再回去休息。有一次天黑后,回到酒店的汪凡想起来还有个点没去。为了不影响第二天工作任务,他和小队其他同志从城东一路堵车1个多小时赶到城西,发现这个点已经被拆迁了。

  由于疫情,有的小区管理很严,小区保安看到陌生人不让进入。王飞曾经参加过扶贫,善于和基层群众打交道。他积极宣传地震灾害风险普查的重大意义,得到了保安的理解,保安还拿出水给王飞。

  邱杨杨、吴馨怡是组里唯二的小姑娘,有次被城中村里的一群狗吓得够呛。吴馨怡当时肩部长了带状疱疹,不能被衣物覆盖,只能任着太阳晒。除了白天户外的调查任务,她俩晚上还要加班整理前期开展的调查数据。虽然新进单位刚满一年,由于前期工作积累,她俩已经可以完全独立承担一些调查任务。

  遮阳帽、防晒霜成为他们必备的出门工具,也因此闹出了笑话。一次李飞、汪凡、占美煌3个小伙子在一个小区门口测量,忽然远处的保安大爷喊起来:“小姑娘,你在量什么东西?”这一喊,让小伙子们面面相觑,“哪里来的小姑娘?”,纷纷转过头去看大爷。大爷见到转过头的小伙子也懵了。原来他们戴的帽子后面一圈有一块遮阳布,从背后远远看去,像是有着一头乌黑披肩发的女同志。在他们的工作过程中,这样让人忍俊不禁的情况并不少见。

  调查组在老旧小区查看房屋情况

  建筑物抽样调查获取到的看得见的地震灾害致灾信息,以及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三次产业、资源与环境等重要承灾体信息,掌握重点隐患情况,将能客观认识全省地震灾害综合风险水平,进而为各级政府有效开展地震灾害防治、切实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地震安全保障决策依据。

  防震减灾融媒体安徽通讯站 出品

[责任编辑: 刘佳佳 ]
【安徽】寻找看得见的地震灾害风险——安徽省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作侧记
04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684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