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安徽:风险普查让气象灾害可“预估”

2022-06-15 18:25:24 来源: 新浪安徽

  同样量级的暴雨,对城市和农村带来的灾害不一样;同样量级的大雪,给皖北平原和皖南山区造成的影响也不相同……防灾减灾三大体系——监测预报体系、防御体系和紧急救援体系在时间域与空间域上的优化配置和有序建设,需要以正确的灾害风险分析成果,尤其是灾害风险普查为基本依据。气象灾害风险普查,为什么要开展?安徽是怎样开展的?成果转化应用效果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安徽气象,带您一探究竟。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我国定于2020年至2022年开展并完成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

  “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正是为了找出各类气象灾害发生规律及影响,摸清灾害风险底数,让灾害可‘预估’,为灾害及时预警和防范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安徽省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技术组组长,田红研究员介绍。通过开展安徽省气象灾害风险普查,一方面可以摸清全省气象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全面客观认识全省气象灾害风险水平,提升气象灾害风险预报预警和管理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普查形成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可以指导全社会科学设定各个区域基础设施的气象灾害防御标准,有利于推进韧性城市、韧性乡村的建设,从根本上提高抵御各类气象灾害的能力。

  据介绍,安徽省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主要针对全省境内的暴雨、干旱、台风、高温、低温、冰雹、大风、雷电、雪灾共9种气象灾害开展致灾因子调查和危险性评估、以及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安徽省气象局成立了以分管局长担任组长、相关处室和业务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气象灾害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和省、市、县全覆盖的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技术团队,将全省划分为9个片区,由9个灾种负责人+片区所在市局技术负责人共同负责市、县(区)的普查工作。 同时按照国普办以及中国气象局的工作要求和技术规定,省局普查办组织制定“安徽省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质量审核工作方案”。在全国技术规范框架下,省气象局从安徽省气象灾害特点和实际服务需求出发,细化普查技术,最终编制完成9种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技术细则,并通过专家评审,形成具有安徽特色的风险普查技术体系,为高质量完成安徽省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提供了科技支撑。

  针对暴雨、台风、大风等气象灾害,采用国家站+区域站资料开展致灾危险性评估,提高空间精细化程度,“还原”众多乡镇观测数据的“本来面目”,为开展精细化的风险普查奠定数据基础;通过收集气象灾害大典、气象灾害年鉴等多源数据并定量转换冰雹直径,扩容后全省形成2187条冰雹记录,是国家站记录的2.6倍,约占全国总记录数的1/5。

  截至2022年2月底,依托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系统,全省气象部门已填报调查数据18万余条,图件成果2千余份,建立了分类型、分区域、分层级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高质量完成了试点县(区)的普查工作以及全省各灾种致灾危险性评估图件绘制,组织开展县区报告初稿编制,启动全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

  省气象局坚持“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的工作思路,及时开展成果应用,在业务、决策服务及专业服务中大力推进成果应用,初见普查效益。部分普查数据已录入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六个一”平台;致灾危险性分布图为《安徽省气象观测站网布局设计方案》编制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并在经济开发区气候可行性论证和我省重大气象灾害调查的报告编制工作中得到应用;在2021年“烟花”台风以及2022年1-2月多轮降雪过程气象服务中,我省利用普查成果滚动开展致灾危险性强度评估和决策服务,为政府部门抗台风救灾及春运交通安全提供了气象保障。

  下一步,安徽省气象局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普查办、中国气象局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高质量完成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并持续推进成果应用。在不久的未来,天气预报不仅可以为大家提供未来的天气信息,还可以告诉大家其可能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在哪些地方致灾的风险大,推动灾害性天气预报向气象灾害风险预警转变。(鞠晓雨 王兵 记者 苏艺)

[责任编辑: 刘佳佳 ]
【新浪网】安徽:风险普查让气象灾害可“预估”
04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657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