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辉南县地处长白山龙岗山脉西北麓,属吉林省东南部重点林区之一。该县森林覆盖率为49.1%,是“七山半水二分半田”的山区县,国家森林火险区划为一级。
在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普查工作中,辉南县林业局按行政区域界线计承担81个森林可燃物标准地、5个大样地外业调查任务和历史火灾、野外火源、减灾能力及县级风险评估与区划等内业调查任务。该局工作人员严格按照上级普查办和林草主管部门要求,严把数据质量关。
科学制定方案
克服困难推进工作
为扎实做好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普查工作,辉南县林业局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普查工作要点、方案和相关技术规程等,增强对于森林和草原火灾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认识。该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相关副职领导为副组长,森林和草原火灾预防中心、党政办、计财科、资源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并在森林和草原火灾预防中心确定2名兼职普查员。该局结合行业实际,研究制定了《辉南县林业局森林火灾风险普查实施方案》。林业部门是第一次承担灾害风险普查任务,平时积累的数据资料少,基础工作薄弱,参与人员工作经验不足。其间,又逢该局从该县自然资源局剥离,需重新恢复独立机构设置,导致普查工作推进缓慢。
面对这些困难,普查办有关负责人不等不靠,带领全体同志认真查阅近40年的森林防火档案资料,分门别类整理归档登记,为开展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普查提供了科学翔实的资料依据。上级领导部门通过督导、专题会议等形式推进工作,为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普查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积极统筹协调
资金技术双落实
开展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普查工作,必须有足额的经费保障和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对此,领导小组成员将“落实资金、优先保障”作为普查第一要务先行开展,该局向县政府分管领导进行汇报后得到资金支持。
资金到位后,该局对国内多家有技术资质的第三方单位进行一一了解和咨询,最后通过竞争性谈判的公开招标方式确定“吉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为此次开展普查工作的第三方技术服务单位。
为了提高人员业务素质,该局还组织本局兼职普查员和聘用的第三方技术人员参加吉林省林草局组织的全省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普查培训班,并于2021年8月中旬举办辉南县林业局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普查培训班,组织兼职普查员和第三方技术人员对普查遵循的8个规程、办法进行集中学习。
精准部署施策
保证工作时效和进度
在第三方招标机构下达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普查项目中标通知书后,辉南县林业局即与吉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签订了技术服务合同书,并按合同书约定开展工作。外业调查开展前,由分管局长组织召开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就外业调查涉及的人员配置、车辆配置、任务区分、后勤和安全保障等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
吉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于2021年8月15日进驻辉南县开展外业调查工作,调查范围涉及辉南县林业局和辉南国有林保护中心。结合调查任务量和县域调查区域分布,外业调查先从县属辖区入手,随后转场至辉南国有林保护中心开展工作。此次参加风险普查外业调查的共计22人,由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林业局、林场人员组成,分4个调查组,以青顶子、大场园、大椅山、大坦平4个国有林场为中转点,辐射周边开展工作。外业调查人员分工明确,吉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人员主导技术调查工作;县林业局相关科室负责人负责普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工作人员负责监督所在组调查工作的开展,协调涉及的乡镇(街道)、林场参与协助普查工作及处理普查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林场人员负责调查涉及的修枝开道、样方布设、米绳量测等辅助性工作。
吉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技术负责人和林业局分管领导经常深入现场跟踪指导,及时研究解决发现的问题。在现场,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定位、测量,采集草本植物,并对植物种类、高度、覆盖率等数据进行记录,确保调查数据真实、完整、可靠。在开展外业调查工作的同时,该林业局普查办牵头同步成立了内业调查组,通过实地调查、现场取证、查阅档案资料等方式,积极开展历史火灾、野外火源、减灾能力三项内业调查。
截至2021年11月末,外业、内业调查的完成率均为100%。
埋头干无怨言
艰苦条件下扎实工作
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普查工作任务集中、野外劳动强度大,容易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此次参加普查工作的有吉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辉县林业局本级和林场抽调的三个层面人员。吉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首次进驻辉南的都是工程技术人员,精通业务、经验丰富。他们克服夏季风吹雨淋、烈日暴晒、虫叮蚊咬等诸多困难,每天早出晚归、爬山越岭,坚守在一线。辉南县林业局的尹俊辉是队伍里的“老大哥”,他患有腰部疾病,每逢阴天下雨更是疼痛难忍。但在工作中,他没有因病退缩,一直坚持到工作结束。林场的几名同志认真协助工程技术人员做好与普查相关的各项辅助性工作,受到大家的认可和好评……
“风险普查不畏难,尽心工作无汗颜。”在近一个月的野外工作中,普查队伍成员互相学习、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完成了既定的工作目标。(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