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讲座│市政设施-道路调查要点

2021-12-10 16:59:11 来源: 中国建研院 建研科技建研设计院

      自2021年10月22日起,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抗震专业委员会微信公众号(CECS抗震专业委员会)将开设“九大工程·风险普查讲座”栏目,就“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中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普查的实施方案、普查内容与要点以及实施过程中的若干热点技术问题,由国务院普查办技术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专家进行解读与评述,与广大技术人员共同探讨。欢迎大家将在实际工程遇到的问题,反馈给抗震专委会秘书处。

      本解说系列暂为全免费的公益活动,考虑到普查工作的时效性,按每周一说的频度向公众推送,敬请关注。目前已定的议题有以下10个,今后还将根据实际情况陆续推送新的议题。

CECS-KZ│风险普查讲座之八

市政设施-道路调查要点

      01

      市政设施(市政道路)建设历时长,规范标准不断更迭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以及政府在市政工程建设方面的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增长,1978年我国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8%。2000年之后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尤其在2009年国家四万亿投资之下,投资额实现两连跳,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例达到6.3%。在历经10年的投资高速增长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大体完成,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9年全国县级以上城市统计的最新成果,全国明确的市政道路长度约459304km。

      市政道路建设初期至今,汽车性能不断提高,步行和自行车交通逐步确立为是预防和缓解交通拥堵,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道路的功能定位也在不断的变化,相关的规范、标准几经更新调整。在市政道路设施承灾体调查中,遵循“先老后新、重点突出”的原则,对建设年代较早、使用年限较长、规范标准较低、地震和地质灾害考虑不足、承担防灾减灾重要生命通道等重点基础设施,应最早列入调查名录并展开调查、抽查、审核,结合当地规划部门,协同制定调查工作重点。

      02

      市政道路调查的必要性

      城市道路系统是城市抗灾救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急救援活动都依赖道路系统的正常运行。城市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城市道路就成为生命线,这条生命线直接关系到数千万人的生命。

      城市交通道路不仅要考虑到日常的交通疏通能力,更要考虑到在灾害状态下交通的运输能力。防救灾主干网的基本功能是保证灾后关键节点的连通性,这些关键节点的连通对救灾至关重要。所以有必要对道路主干网进行调查,以判断防救灾主干网的可靠性。

      城市道路防救灾的能力通常表现在各个路段的防救灾能力上,这主要是因为整个城市道路交通网就是由各个路段构成,因此每个路段防救灾的能力强,整个道路网的救灾能力也会非常强。如果路网中存在着薄弱环节,一旦薄弱环节上发生灾害性事故,非常容易导致交通盲点,甚至会直接造成交通瘫痪。所以要想了解城市道路的防救灾能力,就必须对各个路段进行调查并找到路网的各个薄弱环节。

      03

      市政道路调查常见问题与解答

      (1)市政道路设施承灾体调查范围是什么?

      答:市政道路调查以各省、市、县(区)为基本单位,调查范围主要为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四条车道及以上的次干路、连接重要设施(如:学校、医院、交通枢纽等)的道路、与公路调查道路衔接的城市道路、应急管理相关的重要道路,不含公路。

      (2)若无法查找到工程投资、通车日期、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设计速度等怎么办?

      答:若查询不到工程投资时,可根据当地现阶段建设指标进行估算填写。若查询不到通车日期时,以最近一次改扩建日期为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设计速度在道路养护部门均可查询详细内容。

      (3)乡镇道路是否在调查范围内?

      答:住建委管理系统管理的道路均需调查,在保证填报率及上级单位认可任务量时,可不调查乡镇道路。

      (4)沿线设施调查内容及范围:沿线设施是否包括所有学校?包括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及幼儿园?幼儿园是否按民办、公立区分,如何调查?

      答:由于各地水平不一,对沿线设施的调查范围不做统一要求。具体到各地,市政调查小组可与地方应急管理系统商量,确认该地在抗灾救援中的重点救援对象以及重要救援力量,对这些沿线设施要在调查中加以记录。对沿线设施调查只记录出入口的位置和形式,不做其他调查。

[责任编辑: 苏影 ]
技术讲座│市政设施-道路调查要点
04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2407121148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