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下午,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湖北省应急管理厅、省自然资源厅、省气象局等有关负责人,介绍湖北省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
“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六大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重点任务之一。”发布会上,湖北省气象局副局长汪金福介绍,根据湖北省天气气候特点,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分为暴雨、干旱、高温、低温、大风、冰雹、雪灾、雷电等8个灾种,在空间范围上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开展全省范围内的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时间范围上,气象致灾因子调查收集1978-2020年连续的数据资料,如建站时间晚于1978年,收集建站以来到2020年的数据资料。
汪金福介绍,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重点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气象灾害致灾因子调查与评估,即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开展气象灾害的特征调查和致灾孕灾要素分析,全面获取我省主要气象灾害的致灾因子信息、特定承灾体致灾阈值,评估主要气象灾害的致灾危险性等级,建立主要气象灾害危险性基础数据集,编制省级1:25万、市县级1:5万或1:10万主要气象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区划图;另一部分是气象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即针对暴雨、干旱、高温、低温、风雹、雪灾和雷电灾害,评估气象灾害影响下人口、经济产值、房屋建筑、基础设施等主要承灾体脆弱性,评估不同重现期危险性水平下省、市、县三级各类承灾体遭受主要气象灾害的风险水平,编制各类气象灾害的风险区划。
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在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中,气象灾害占比超过70%,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将多发频发重发,气象灾害造成的影响将越来越重,提高气象灾害防范应对能力刻不容缓。
汪金福介绍,通过开展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可以带来三个方面的好处。
一方面,我们可以摸清气象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掌握更多承灾体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建立分灾种气象灾害承灾体的致灾阈值,科学预判气象灾害风险变化趋势和特点,开展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和评估服务。“以后我们就不仅可以告诉大家明天的天气怎么样,还可以告诉大家这样的天气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哪些地方致灾的风险更大,实现天气预报向气象灾害风险预警转变,推动从注重灾害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汪金福说。
另一方面,通过普查形成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可以指导全社会科学设定各地区、各领域及重要基础设施、重要公共设施气象灾害防御标准,助推韧性城市、韧性乡村建设,从根本上提高抵御各类气象灾害的能力。
同时,还可以利用这些区划、评估产品,面向防灾减灾决策部门和重点行业开展气象灾害影响服务,为安排部署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推动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记者 黄忠 实习生 易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