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下午,丹阳市召开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动员部署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立群参加会议。
此次普查是我国历史上开展的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从普查内容来看,分为六个方面:一是致灾要素调查,包括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森林和草原火灾、海洋灾害;二是承灾体调查,包括遭受灾害破坏和影响的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三次产业、资源与环境;三是历史灾害调查;四是减灾资源和能力调查,包括政府、社会、基层的队伍装备、物资保障、防灾工程等;五是重点隐患调查,包括致灾重点隐患调查、自然灾害次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重点隐患调查等;六是协助省、市级层面开展综合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会议指出,此次普查旨在获取主要灾害和重要承灾体信息,查明区域抗灾减灾能力;客观认识当前全市致灾风险水平、承灾体脆弱性水平、综合风险水平等特征,科学预判今后一段时期灾害风险变化趋势;建立自然灾害风险与减灾能力数据库,形成适应我市自然灾害防治的工作机制。
赵立群强调,要高度重视此次普查工作,切实增强做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责任感、紧迫感;明确具体任务,通过普查建立数据库,高质量完成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各项任务;压实工作责任,确保数据质量,落实好组织、资金保障,注重工作的方式方法,有力有序做好普查工作组织实施;深化成果运用,加强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能力建设,有效提升防灾减灾社会动员能力。(记者 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