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来源:
中国应急管理报

写在全国防灾减灾日和防灾减灾宣传周来临之际

2021-05-12 15:39:36 来源: 中国应急管理报

防范化解灾害风险

筑牢安全发展基础

——写在全国防灾减灾日和防灾减灾宣传周来临之际

  油菜结籽,麦穗飘香,五月的蒙洼蓄洪区生机盎然。

  去年汛期,我国遭遇1998年以来最严重的汛情。淮河告急,关闭了13年的王家坝闸门再启,蒙洼蓄洪区77个湖心庄台变成水中孤岛。

  洪水冲不垮意志!快速转移、有序安置、科学重建……如今,蓄洪区万亩被淹农田重现沃野千里;数千人陆续从受洪水威胁的庄台,搬进了舒适安全的保庄圩安置区。

  得益于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升,这样“水退人进”的场景不断上演。重庆、贵州灾后重建温暖人心,湖北、江西防洪短板加速补齐,四川、云南抗震基础有力夯实……更多防灾“洼地”变为安全高地。数据显示,与近5年均值相比,2020年全国因洪灾死亡失踪人数和倒塌房屋数量分别下降52.6%和47.0%。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5月8日至14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历史与现实告诫我们,要牢牢把握“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方向,纵深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镜头一:借普查摸底基层风险

  “这个工作做好了,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见到上门采集数据的工作人员,贵州省桐梓县市民李阿姨竖起了大拇指。李阿姨口中的“大事”是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据了解,桐梓县山峻峰奇、地形复杂,素有“川黔锁钥”之称,一旦遭遇暴雨,极易引发山洪、泥石流。去年汛期,该县发生2起严重洪涝灾害,给当地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为补差补缺,洪涝等灾害被列入该县重点普查内容。

  如李阿姨所说,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摸清国情国力的“大事”。我国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如何才能防患于未然?弄清灾害风险底数是前提。

  自去年普查工作启动以来,各地各部门在北京房山区、山东日照岚山区试点“大会战”的经验基础上“摸着石头过河”,努力蹚出新路。

  在甘肃永靖,普查试点被纳入全县各级各相关部门党政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范畴,考核指挥棒作用显现。在湖北红安,一场场报灾系统业务培训,解决了基层信息“不会报”“报不准”的难题。在浙江温岭,党员干部带头下沉到各片区,村、社区群众成为普查好帮手。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目前,全面调查铺开前的准备工作有序推进,各地安全基础不断夯实。

  对标学习先进社区,绘制灾害风险地图,加大创建资金投入,推动避难场所建设……随着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最新创建标准出台,山东、山西、广东等地在注重“增量 ”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前不久,山西75个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因整改不达标被“摘牌”,安徽、河南近年也加大了社区考核力度。

  悄然变化的还有避灾安置场所。走进浙江嘉兴的一个避灾安置场所,里面不光备有折叠床 、棉被、洗漱用品,还安装了空调、淋浴设施,受灾群众从“不愿来、不肯来”变成“愿意来、安心住”。

  镜头二:用责任铸就生命堤坝

  “洪水来了,大家赶紧撤离……”去年6月的一个晚上,广西阳朔暴雨如注,该县高田镇沙子溪水库管理员杨贻贵在值守时,发现水库水位升至147.32米,离排洪高程仅剩1米。他果断让同事通知村民做好撤离准备,自己留守监测水位变化。随后,堤坝发生渗水,杨贻贵立即鸣锣示警,和同事一起带领村民在洪水冲破堤坝前全部转移,170户600余人无人员伤亡。

  在这场转移行动中,杨贻贵是“吹哨人”。和他一样,全国有80多万灾害信息员经常身后是危险,眼前是群众,自己用责任铸就了中间一道生命堤坝。

  为使“吹哨人”工作更有保障、有底气,去年2月,应急管理部、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全国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之后,各地纷纷出台相应政策,大力建设覆盖城乡社区的五级灾害信息员队伍。

  江西吉安采取财政全额保障的方式为灾害信息员发放岗位补贴,每人每年最高1800元。陕西安康发挥“传帮带”作用,以培促学提升灾害信息员能力。四川凉山安排财政资金66万 元,对地质灾害成功避险典型案例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他们之中很多都是灾害信息员。

  据统计,全国初步实现每个城乡社区有1名灾害信息员的目标。在这些“吹哨人”的努力下,全国成功预警和避险案例屡见不鲜,仅地质灾害就成功预报523起,17496人转危为安。 

  5月3日,湖南省保靖县比耳镇双福村突发泥石流险情,4户村民的房屋受损,由于处置及时,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同灾害信息员并肩作战的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去年抗洪抢险期间共出动22万余人次,营救和疏散转移被困群众21万余人。

  洪水退后,生活重启。在疫情防控大背景下,安徽、重庆、湖北、江西、贵州等地坚持水退到哪里,防疫消杀就到哪里、垃圾就清到哪里、房屋鉴定就到哪里,大力推进受灾地区生产恢复和倒房重建。

  为解受灾群众后顾之忧,财政部会同应急管理部下拨中央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51.088亿元、中央冬春救灾资金62.447亿元。中央财政对受灾较重省份倒塌和严重损坏的民房,在现行每户2万元补助标准基础上再增补5000元。“有了党和政府的帮助,我们对未来信心满满。”安徽蒙洼蓄洪区的一名受灾群众说。

  镜头三:以创新激活减灾文化

  楼下起火,浓烟堵门,无路可逃怎么办?去年6月,一部名为《张关理待》的火灾逃生公益广告用48秒回答了这个问题。该片由江西省消防救援总队创作,生动演绎了急中生智、火场保命的故事,线上发布后,迅速在网络上刷屏,播放量过亿。算上他们此前创作的《提拔握压》等5部作品,累计播放量超过10亿。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培育应急文化,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是筑牢安全之堤最有效的手段。

  “站起来!跑出去!往外跑!”3 月4日,正带着学生早读的广西罗城小学教师卢金条听到一阵“轰隆隆”的响声,察觉可能有危险,快速组织学生疏散。不一会儿,一块后山滚落的巨石砸进教室。202名师生仅用50秒完成疏散,未造成人员伤亡。这场教科书式疏散背后是该校经常性的防灾减灾教育和应急疏散演练。

  近日,在湖南长沙岳麓区

  一小学的操场

  150名学生正在上体育课

  这时,天气骤变

  一株30米高的老栾树

  不断掉下枯枝

  体育老师发现险情

  马上带领同学们撤离到安全地带

  150名学生刚撤离 30米高的大树轰然倒下……

  每年全国防灾减灾日和防灾减灾宣传周等重要节点,各地各部门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相较于往年,2020年根据疫情防控需求,线上活动成为潮流,网络公开课、新媒体直播、在线访谈等使公众“足不出户,知识上门”。有了科技元素的加持,避险逃生知识既有料又有趣,很多作品引发现象级传播。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在去年全国防灾减灾日开展了5G网络直播纪念主题活动,观众峰值高达1005.2万人,视频《汶川十二周年》在多家媒体的抖音号播放,点击量高达2216.3万。

  去年10月13日国际减灾日当天,北京市地震局制作的中国地震3D云展馆上线。该3D云展馆从设计上融入了地球结构、地震波、地震科技应用等地震元素,通过视觉、听觉和交互体验,使公众了解地震灾害风险防治措施,学习到正确应对地震灾害的方法。

  眼下,应急管理部、四川省政府共同举行的“应急使命·2021”抗震救灾演习正在紧张准备中。演习将模拟实战指挥、实兵投送、实地展开、实际处置,检视国家和地方应急资源统筹运用的效能,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磨合指挥协调机制,增强抢险救援能力。(记者 徐姚)

责任编辑: 葛燕燕
关键词:
新闻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我网立场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新闻
04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152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