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温岭高标准推进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省级试点工作

2021-03-29 10:58:47 来源: 台州应急管理

  温岭市作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浙江省省级试点县之一,自然灾害种类齐全,具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水旱灾害、森林火灾、地震灾害和海洋灾害6大灾种。在普查工作开展中,温岭市强保障、破难点,先行先试,历时6个月,基本完成试点工作调查,努力为全省普查工作提供“温岭经验”。主要做法有:

  一、强化统筹,明确责任,有序推进普查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制度保障

  2020年8月,温岭市成立了以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的普查领导小组,按“1+6+X”机构模式运作,即由普查领导小组这个“1”统筹协调,以6大灾种所涉及的6个部门为主导,“X”个相关部门和镇(街道)共同参与。编制《温岭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省级试点实施方案》和《温岭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规则》,建立主任负责制、联络员制度、周例会和月会商制度,以制度保障工作有序开展。

  统分结合,各级负责

  普查工作由普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相关主要部门牵头,以市、镇、村分区部署,按专业分线开展,根据时间节点和专业类型制定相应的普查计划。各部门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和计划要求逐级落实;村级调查员(网格员)收集辖区内的基础数据,初步核查数据质量;镇级普查人员对数据进行审核;专业技术人员对汇集的资料进行严格把控,确保资料的准确性。

  深入宣传,扩大影响

  普查工作初期,成立普查宣传小组,落实固定办公场所,设专职人员,负责各部门对接。第一时间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利用电视台、报纸、微信公众号及户外广告等媒体、平台对普查工作及需公众配合事项进行全面发布。加大宣传力度,进村入户发放普查宣传册,营造良好普查氛围,增加综合风险普查影响力。

  二、聚焦重点,主动出击,切实破解难点问题

  开源节流,破解经费难题

  分年度落实经费预算,预算编制、招标等由财政提前介入;为了减少经费支出,尽量利用现有历史数据和发挥镇街、相关部门、村居干部以及网格员的作用,尤其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以“精准测算、分级分包”的形式统筹安排资金。利用会商制度组织各相关专业的专家对普查工作量进行分解,测算经费,形成相对准确的经费预算。由各部门向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预算方案,统一由普查办公室向财政申请资金,再由各部门进行招投标。

  边做边改,协助完善技术规范

  试点阶段普查标准和技术规范在动态调整。对于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市普查办及时与上级沟通,如:针对承灾体和综合减灾资源调查规范部分填表说明中指标释义存疑或模糊问题,我市建议增加补充说明,并被采纳。在软件系统更新期间录入数据无法保存问题,我们对数据进行电子化处理,数字化保存,并及时向上反馈。

  多方搜集,破历史灾害资料收集难问题

  历史灾害调查受当时办公条件制约和当时灾害统计要求等限制,详细受灾情况和分项受灾情况难以调查和掌握。我市多渠道搜集掌握历史灾害资料,通过查看档案馆、地方志、水利志、统计年鉴、气象资料、防汛资料以及报社等官方宣传媒体资料尽可能多地搜集相关信息,充实普查基础资料。

  三、反复核准,强化检测,牢牢把控数据质量

  有空必填,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要求“有空必填,没有填0”。比如,在对固定资产的调查中,有些调查对象会因为原始数据缺失,在填报过程中对该栏目数据忽略不填,普查技术人员在审核过程中必须指导其摸清数据来源,填报完善。

  盯牢差异,确保数据有对比性

  在数据填报过程中,对于同等规模的多个调查对象,进行横向对比,分析每一个数据间的差异性,相差过大或相差过小的为存疑数据。对于此类数据,重新核准。

  反复检测,确保数据的逻辑性

  对收集数据,既根据技术规范要求的“硬逻辑”判断又根据实际情况和地区情况的“软逻辑”(生活常识)判断,同时开发了“数据审核系统(应急管理部分)”,通过上传表格模板,瞬间检测结果,实现高效的数据审核模式。

[责任编辑: 杨涵 ]
【浙江】台州温岭高标准推进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省级试点工作
04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24041211087856